关注赵小楼公众号,与10000+人一起重读天道,学习强势文化思维!

本文是按《遥远的救世主》小说情节解读的第123集,按小说解读完后会按《天道》电视剧不同于小说的情节解读,按情节全部解读完,会出专题解读系列,总系列解读完再继续解读《天幕红尘》。

芮小丹和丁元英从耶路撒冷回来后,叶晓明代表格律诗音响公司想向乐圣订购旗舰套件,只要喇叭和分频器,不要接线柱、接线盒和阻尼板,每月要100套,合同期一年。

北京乐圣分公司经理向总部赵青汇报,林雨峰经过分析确定格律诗音响卖不出去,反使了一招,不是每月100套,而是一年一次的1000套。

林雨峰考虑到:中国音箱没有过硬的牌子很难打进欧洲市场,万元级音箱在国内也不可能有规模市场,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市场不是他们想像的那么回事。

没有核心技术和踏踏实实的经营态度,靠这种玩玄虚的投机之道走不了多远,充其量也就是作作秀而已,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林雨峰对市场的分析和经营理念是正确的。

包括愿意买进六对格律诗音响来放在自己各地区的分销店里,目的是为了品牌宣传,让格律诗当托,衬托自己的品牌价值,打一波硬性广告。

乐圣和格律诗事件中,就格律诗向乐圣拿货这个事上,林雨峰没有错,而且对自己的公司也很负责任,因为如果按每月100套的思路去谈,不管纸上写多少,实际能执行的只有第一个月的100套。

100套摊到12个月里每月才划8套,还谈什么价格和特殊要求?

市场会告诉他们格律诗的音响根本卖不出去,结果必然是要退货,这等于是让乐圣擦屁股。

所以林雨峰才会一口让格律诗拿一千套。

林雨峰作为乐圣公司董事长,考虑的很到位,但太自信。

这种自信的底气和数据来源于:经验。

正是这种经验,让他断定格律诗的音响一定卖不出去。

林雨峰看到杂志上关于格律诗欧洲音响測评的信息后,感慨这么老套的招法居然还在有人用,不可思议。

有这同样认为的人还有一个,就是郑建时,他们两个都认为这是过时的玩法,按照社会不断发展市场不断进步来说,确实是过时,但和‘有没有用’是两回事,在丁元英那里没有经验教条,不唯经验教条,只有条件的可能。

他不管是不是经验、是不是过时,只要在这件事上有用就用。

而林雨峰不是,林雨峰没有看到格律诗最后是为了玩价格战这一招,这来自于格律诗成员人物的判断,音响市场的分析,和对格律诗音响价格的不屑。

唯独没有考虑到:万一格律诗音响真能卖出去呢?

就是这个不可能的万一让林雨峰栽跟头的,他没有想到整件事的目的就是要从乐圣分一杯羹。

首先格律诗定价的标准足以说明肯定卖不出去,林雨峰怎么也不会想到格律诗价格下降的优势来自于农户的低成本。

在事件没有发展到法庭上这一步,乐圣、斯雷克、伯爵他们也没看到这个问题,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斯雷克、伯爵这两家公司身上,也会一样栽跟头。

所以林雨峰虽败犹荣。

格律诗音响的价格战和最终的目的体现在北京国际音响展示会上,这是丁元英计划的重要部分,音响展会的前一天叶、刘、冯三人在接到丁元英电话的时候,叶晓明和冯世杰分析后的结果也表示震惊,把价格降到引起纷争的地步不是他俩想看到的,在知道降价的目的后叶晓明感叹:真够狠的呀,也真够阴的,可是惹错人了。

够狠够阴,不狠怎么从乐圣嘴里一口吃的给王庙村,从谁嘴里抢食都不会有好脸色给你看,这是生意,入商界狼性不足的人站不住脚。

给王庙村争取的一杯羹来源于:王庙村农民挣到了加工费,就有意义。

分一杯羹不是吃肉,丁元英是高人,用了丁元英就等于用了他的所有资源和能力,即便是这样丁元英也不能违背市场规律,他能做的就是让王庙村的人明白市场生存法则,低成本、高质量,个人生存法则,能人所不能,忍人所不能忍,改变的是思想意识。

(如有疑惑或异议,可以留言或联系我个人微信交流:jiuyueqiu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