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记得之前引发巨大争议的《梦想改造家》吗?

西北农村的杜大爷,想要住上二层小洋房。

结果,节目组请来的设计师,直接给杜大爷整了个红砖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跟杜大爷想要的小洋房,风马牛不相及。

网友们调侃,这是时下流行的“纯狱风”。

更夸张的是,这栋房子,杜大爷花了132.8万。

节目播出后,节目组和设计师被喷成筛子。

迫于无奈,节目组声明,会承担一半费用。

原本以为,事情已经告一段落。

结果,现在又有了后续。

因为在网上引起很大反响,很多人驱车来到杜大爷家拍照、直播。

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

杜大爷老两口,也只能离开了村子,不堪其扰,他们关掉了手机。

也就是说,之前辛辛苦苦花大价钱盖的房子,就一直废弃在那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设计师陶磊也不好受。他的微博评论,都是网友愤怒的声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的住宅,也被举报违建。朋友透露,他最近状态很不好。

也就是说,想借着节目扩大影响力的陶磊,起了反效果。想住小洋房安享晚年的杜大爷,没能如愿。

弄成这种局面,没有人乐意见到。

但在我看来,走到这一步,避无可避。

因为从一开始,陶磊所代表的精英,就对农村人,有一种自上而下的俯视与傲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一开始,设计师就流露出一种“我比你更懂”的态度。

杜大爷明确提出,自己就想建个二层楼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还带节目组参观了他的“梦中情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设计师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杜大爷建楼房没必要,二层会不方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住惯了平房的老人,有条件之后想住漂亮的小别墅,小洋房。

吃惯了粗茶淡饭的人,也想尝尝山珍海味。

设计师该做的,就是尊重客户的需求,可以适当加入自己的设计,但不能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吧。

但是,陶磊一开始就不认同老人的审美。

他说“尽可能去引导他”,意味着,他觉得老人对建筑的理念和审美,是落后的,是需要自己去引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把甲方当甲方,却拿着别人的辛苦钱,做自己认为好的东西。

这种傲慢,是他翻车的第一个原因。

其次,他在设计的时候,还是应老人的要求,建了局部二层。

他认为,这是对老人的尊重和妥协。

他给出了解释:老人毕竟年纪大了,现在不能理解他设计的用心良苦,10年之后,他就能体会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满足了老人的要求,就觉得是妥协,老人不太能理解他的设计意图,就是老古董,落后。

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是他翻车的第二个原因。

最后,他的设计完全没能结合实际。

西北风沙大,要建高墙挡风没错,但镂空围墙能挡什么?

存粮的仓库也用镂空设计,不仅会进风沙,对老鼠来说,不就是敞开大门的粮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厕所是设计的马桶,窗外还有棵树供人欣赏,属实有点多此一举。

当地村民说,村里没有铺设统一下水道和化粪池,马桶反而可能堵塞和返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廊逼仄狭长,三代同堂二十口人,得排着队才能进房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顾着“艺术”,却忘了“实用”,这是设计师犯下的第三个错误。

甚至,他还认为,这个造价很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头到尾,他根本没有站在老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他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始终以俯视的态度对待农村老人,罔顾他们的根本诉求,最终交出无法令人满意的作品。

陶磊代表的,也是很多“精英”阶层,对于农村人的态度。

他们自诩为都市新贵,接触了更新鲜的事物和潮流,因此带着高人一等的傲慢,看不起农村出生的人。

觉得他们什么都不懂,思想落后,思维固化,甚至都懒得去倾听。

因为看不起草根,所以根本不会关注他们的诉求。

而脱离了大众诉求的人,最终也会被抛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精英们,对农村似乎带着与生俱来的傲慢。

某主持人在采访山区留守儿童时,问他们每天吃什么。

孩子们说,吃咸菜米饭。

主持人问:为什么不吃肉呢?是肉容易坏吗?还是什么原因?

孩子们摇头纠正:是肉价太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云端里生活久了,根本不知道人间疾苦,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其实,这不是无知,而是傲慢。

农村诗人余秀华,在尘埃里开出花来,写尽了一个农村女性的情与爱。

然而,她的诗,被精英们斥为“黄色”。

被正统诗人们批判:一个农村出来的诗人,却提都不提农民生活的痛苦。

在精英们眼中,农村就只有泥土与痛苦?

农村人就不配诗情画意和情爱?

说出这种话,不知是对农村的狭隘,还是对农村人的傲慢。

然而,这种傲慢,已经从农村,延伸到了对整个基层群体。

那些高高在上的“上等人”,总喜欢下凡指点一下大众的生活。

经济学家管友清前几天被骂上了热搜。

他建议年轻人,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公共交通上,与其花两小时上班,不如租在公司附近,节省时间提升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议很好,以后不要再说这种“何不食肉糜”的话了。

不住公司附近,是因为喜欢坐地铁吗?

很多一二线城市,公司附近的租金贵的离谱,房租就占了工资的一半甚至更多。

辛辛苦苦,为房东打工。

还有的“双城职工”,家在河北,工作在北京朝阳,每天通勤4小时。

难道是因为他们喜欢劳累奔波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经济学家看来,这就是穷人思维,因为他们对生活没有规划,没能考虑得更长远。

所以,他站在“过来人”的立场,给出“善意”的建议。

可脱离基层太久,给的建议都如此虚浮。

不是每个人,都有像他一样优越的条件。

不是每个人,都有和他一样的话语权。

我们认认真真工作,老老实实生活,最后还要被认为,是不思进取,过这样的生活是我们自己活该。

这合理吗?

有条件,谁都想利用时间学习,谁都想投资自我,但很多人,不是想不想,而是能不能。

站在高处指点,不能让他显得更有远见,恰恰暴露了他的短视,以及傲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11月,沉寂很久的张静初陷入了一场风波。

她为纪录片《素食行者》宣传,倡导大家,少吃肉类,做一个健康的素食者。

她是这么说的:

“吃素之后,身心感到从未有过的轻盈”。

“其实食物真的是可以替代的,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懒嘛。”

这话,得到了圈内一大片明星朋友的好评,舒淇、杨子珊等纷纷赞同。

可这只是明星圈子里的自嗨,普通群众完全无法接受。

一位网友犀利回怼:晦气,中国实现吃肉自由才几年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吃着几百一顿的早餐,连蔬菜鸡蛋,都要靠进口,根本想不到,很多体力劳动者,买两个肉包当早餐都心疼。

他们喝着珍贵药食充饥,根本不知道,很多农民工点菜只点酸豆角,就为了多吃无限添加的米饭。

他们的素食主义,是吃珍贵的白松露,是稀有药材精华合成的药食,是各种高价保健品,是为了保持身材,赚更多钱。

普通人有这个条件?

你看那些素食者,有几个是工地上搬砖,风里雨里跑外卖的劳动者?

偏偏这些人,才是最广泛的基层人民。

不站在大众的立场说话,自然会被大众抛弃。

所以,宣扬这些的名人们,真的是为大家好吗?

不,这些人,用精英的姿态,宣扬一种人上人的生活方式。

山珍海味吃了半辈子,腻了,开始吃素食,又觉得自己悟了,可以指点“蒙昧”的大众了。

这不是纯粹恶心人吗?

吃素吃肉,本身没有问题。

问题是,以傲慢的态度,去批判别人,显得自己更高级。

这个世界上,多的是这种人。

因为自己摆脱了贫穷,就开始指责穷人懒惰、愚昧。

因为自己飞跃了阶层,就开始对仍旧挣扎在基层的人,大肆指点,批判。

为什么?

因为他们真的觉得,自己活得更通透,是走在时代前端的人物。

因为他们掌握了金钱,掌握了发声渠道,所以高高在上,去指点众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世界上,从不缺乏精英主义。

财经作家吴晓波就说过:我是精英主义者,这个世界不需要那么多人,大部分人是无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家伙,不仅剥夺了绝大部分人的生存意义,恨不得连生命都要剥夺。

现代社会,确实有无数个体,是充当螺丝钉的作用,大多数人,好像不能在时代洪流里,掀起多大的波澜。

但这不意味着,这些人就是无用的。

我们需要农民,工人,环卫工……需要无数脚踏实地,为社会运转出一份力的小人物。

但很多如吴晓波一样的精英,将大多数人,看作不会思考的物件。

他们认为自己拥有更高的认知,瞧不起人民大众,甚至想骑在别人头上拉屎,还美其名曰:启蒙。

这种人,能力越大,危害越大。

这个社会,确实需要精英。

可我们需要的,是舍生忘死的抗疫工作者,是主动请缨的普通志愿者。

是袁隆平、陈薇、钟南山这样的院士。

中国始终需要,这些为民请命的人,这些为基层人民的生命和利益,振臂一呼的人。

不需要那些伪精英。

因为,他们不是为苍生说人话。

他们做的一切,都是捍卫自己的话语权,都是为了堵住普罗大众思考发生的渠道。

他们站在高处,只看到光鲜亮丽的风景。

丝毫不顾及脚下,还有无数努力生存的人。

历史无数次证明,那些脱离了大众的人,最终也会被大众摒弃。

而那些带着傲慢的精英们,终究也会被拉下神坛。

文章来源:桌子的生活观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