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ry Christmas

今天是12月24日,是西方的重要节日——平安夜。原本只是基督教国家才过的节日,但随着全球交流的日益频繁,平安夜也成为世界性的节日之一。据说公元1年的这一天,约瑟焦急地等待着夫人玛利亚腹中的孩子,基督耶稣的降生。作为父母,对于未出世的孩子自然是充满了殷殷关切。而千年之后,这种对于亲人的关切并没有随着时间被冲淡,并不断地传下来。

对于这个舶来的“洋节”,中国人无疑是相当的喜欢,而且还融入了自身的文化,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习惯:不少人都会在今天这个节日,为自己心爱的人准备一份礼物——苹果

那么鹿鸣老师要问了,为什么咱们平安夜要送苹果呢?

这应该是咱们中国根据平安夜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礼俗,中国人习惯用谐音,比如接亲的时候会有枣、花生和莲子摆在床上,喻义“早生贵子”。在平安夜送苹果,也是取“平”的谐音,希望心爱的人能平平安安,在年节之时一切顺利。

那么苹果,为什么叫“ping guo”呢?

其实,这个发音,不是中国人发明的。

在叫苹果之前,这种水果有一个中国人给的称呼。传统蒙学经典《千字文》中,就有“果珍李柰”一句,这里面的“柰”,就是苹果。可能是写起来比较像“奈何”的“奈”,所以读音也和它一样吧。

那么苹果,还是叫它柰吧,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吗?是,也不是。

其实柰是咱们早就种植的一种水果了,我国长期栽培的是本土原产的绵苹果。一般认为它们是新疆天山西部的野苹果驯化而来。直到现在,新疆伊犁地区仍分布着一些野生的苹果林。不仅如此,在湖北省江陵县望山的一座战国墓中,曾经出土过苹果种子,说明至迟在战国时期,人们已经能种植苹果了。

到了汉朝,苹果就成为了人们喜欢的一种水果。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和刘歆的《西京杂记》中,均有提到在长安城时期种植苹果的记载。不仅在长安,其他地方也有种植苹果的记载。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文人墨客的作品中,经常能看到苹果的身影。比如左思的《蜀都赋》中,就有“朱樱春熟,素柰夏成”之语;河南人潘安(没错,就是那个“貌似潘安”的第一美男子)所作的《闲居赋》,在提到自己的家园时,有“三桃表樱胡之别,二柰曜丹白之色”的描述;浙东诗人谢灵运的《山居赋》,也有:“杏坛、柰园,橘林、栗圃,桃李多品,梨枣殊所”的记载。可见,苹果的身影已经遍布大江南北了。

虽然咱们自己有苹果,但也不能拦着良种苹果引入中国。在引入苹果的众多人中,有一位最为著名,也正是他,才在之后会出现苹果的叫法。

这个人,就是咱们熟知的玄奘。

玄奘在去天竺取经的时候,不仅带回来了真经,还将印度一些特产带了回来,其中有一种水果,名叫“频婆”。怎么样,和苹果的发音是不是很像?

要说频婆,那可是在佛教经典中出现过的。《华严经》说佛祖“唇口丹洁,如频婆果”;《大庄严经》说其“唇色赤好如频婆果”;《大般若经》中说“世尊唇色光润丹晖,如频婆果上下相称”……可见,多用频婆形容唇色,就和现在的口红色号差不多。

不过,最早将频婆与咱们中国的苹果联系在一起的,当属疏勒僧人慧琳,他在所著的《一切经音义》中提到:“频婆果,此译云相思也。”就是说,频婆果,翻译过来叫相思果。在这本书中,后面写道:“频婆果者,其果似此方林檎,极鲜明赤者。”林檎,其实也是苹果的另一种称呼,只不过种类和柰不太一样罢了。鹿鸣老师只知道红豆寄托相思之情,没想到苹果也曾经这么浪漫过。

虽然慧琳法师没有说频婆就是苹果,但确实给后世之人一些启发,并在一些资料中加以证实。所以慧琳法师,也可以说是这一说法的首创之人吧。

到了宋元时期,苹果不论栽种面积还是种类,都有所增加,而且更加受人欢迎。可能是它味道比较好,所以成为馈赠亲友的佳品。明清时期,频婆已经成为风靡北方的一种水果了。明朝著名学者王世贞在《洽闻记》中称:“今频果止生北地,淮以南绝无之,广固有林檎,岂得有频婆果耶!”通过这个记载我们可以大致推断,王世贞极有可能是第一个将频婆称为频果的人。多说一句,王世贞曾给一本书写过序,这本书,就是被誉为“古代中国百科全书的”《本草纲目》。

当然,咱们现在主要吃的苹果不是绵苹果也不是频婆,而是19世纪下半叶以来引入的西洋苹果,尤其是以20世纪晚期引入的红富士较多。不管怎样,苹果从古至今都是人们喜欢的水果之一,不仅是它的口感,还有人们赋予它的寓意。

中国人在平安夜赠送苹果的独特习俗,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小事,竟然把中国、古印度还有基督教文化扯在了一起,是不是非常有意思呢?文明具有共通性,这一点没有人能够否定,最能共通的,恐怕就是爱,就是对他人的关爱,在任何国家任何年代,都是一样的。

你,是否已经准备好送给心爱之人平安果了呢?

点“在看”给我一个小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