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0年10月8日,新加坡前总理夫人柯玉芝的葬礼上,87岁的李光耀左手拿着一只红玫瑰,缓缓走近夫人的遗体,将右手手指放在自己的唇上,无声亲吻了下,然后再伸手轻轻抚摸柯玉芝安详的面颊,做着在这个世界最后的道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人自结婚后,相濡以沫63年,从未分开过。

一切的缘分,从1939年的那个夏天开始。

1

1939年,16岁的李光耀和18岁的柯玉芝第一次见面。

当时的柯玉芝并不算漂亮,但她却引起了李光耀,甚至是这所学校所有男生的侧目,因为她是这所男校破格录取的唯一女生。

理由很简单,在当时的考试中,柯玉芝几乎科科满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快,第一学期结束,成绩出来时,李光耀很有把握拿第一的英语和经济学,都被别人抢了先。

在他名字前面的不是别人,正是柯玉芝。

而校长还嫌不够热闹,钦点柯玉芝给第二名的李光耀颁奖。

一时间,独属于李光耀的骄傲,被摔得稀碎。

那以后,两个孩子在青涩的年纪,开始了学业上的暗自较劲。

在学校的几年,两个人的名字一直同时出现,很多时候,柯玉芝的名字在李光耀的前面,偶尔,李光耀也能排第一。

1942年4月,新加坡被日军占领,学校停课。

二人分开,各自走上只有自己的一段人生。

但他们的缘分绝不止于此,优秀的男孩遇见了优秀的女孩,谁会忍心让他们分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年后,李光耀看到新加坡胶水奇缺,便和好友杨玉麟一起制造胶水贩卖。

杨玉麟的妻子,正好是柯玉芝的姐姐。

断了两年的缘分,就这样被续上了。

李光耀第一次骑着硬胎脚踏车去中巴鲁找杨玉麟。到了那里,没看见杨玉麟,先看见了坐在走廊上的柯玉芝。

看到眼前没多大变化的女孩,李光耀发了会愣,才问柯玉芝,杨玉麟在哪儿。

柯玉芝面带微笑,抬起手往角落的楼梯指了指。

后来柯玉芝说,她等到的王子没有骑着白马,而是骑着脚踏车而来。

两年后的第一次重逢,始于李光耀的问话,终于柯玉芝的动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杨二人的生意逐渐忙起来,柯玉芝也被拉来帮忙。

两个人从曾经的竞争对手,变成了如今“生意伙伴”,才算渐渐熟悉了起来,对对方有了更多的了解。

原来她不仅仅是学习好,还会煮美味的海鲜面。

原来他不是只知学习的书呆子,他还幽默搞笑。

爱情这颗种子,悄悄地在两个年轻人之间生了根,发了芽。

一天,柯玉芝叫李光耀为“光耀兄”,李光耀支支吾吾不肯唤柯玉芝为姐姐。

情急之下,他只得说:

“我叫你‘芝’吧,这样显得比较礼貌。”

好友杨玉麟在一边听着,意有所指地插了句嘴:

“光叫得暧昧怎么行?得赶紧行动起来!”

柯玉芝的父亲当时是华侨银行总经理,追她的人非富即贵,而当时的李光耀,还只是个卖胶水补贴家用的平凡人。

为了扳回一局,李光耀用卖胶水的钱买了辆“莫里斯”牌汽车,穿上了父亲的西装,用母亲的红丝带系了个领结,载着柯玉芝去兜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柯玉芝看见男孩身上短了一截的西装,又看了眼系得像蝴蝶结的红丝巾,有点哭笑不得。

两个人的关系定了下来,但在那个年代,爱情不太可能一帆风顺。

2

1946年春天,李光耀考取了剑桥大学法律系,在离开新加坡之前,他问她:“你会等我吗?”

柯玉芝沉默许久后,才开口说:“你不知道我大你两岁半吗?”

李光耀说:

“我早已考虑清楚了,我要找一个和我匹配的人而非那些不成熟、要人照顾的人。”

言尽于此,两个人都明白了对方的想法。

9月16日,李光耀搭上大不列颠号,前往英国留学。

不同的是,一人在甲板上,一人站在岸边的人群中;相同的是,他们都用力挥着手,热泪盈眶。

两个人都是在恋爱中会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人。

柯玉芝虽然说了会等他,但她不是个会在原地等待的人。

李光耀走后,柯玉芝计划考一年两次的女皇奖学金,获得去英国留学的资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7年7月,柯玉芝获得了可以到英国攻读法律的女皇奖学金。

但遗憾的是,殖民部找不到任何大学让柯玉芝就读,这就意味着,她至少要第二年才能到英国读书了。

此时身在英国李光耀,想着能不能让她的芝到剑桥来。

他写信到格顿学院的巴特勒小姐,推荐比自己更厉害的柯玉芝。

8月6日早上,李光耀见到了巴特勒小姐,他说:

“我的朋友芝小姐很聪明,比我还聪明,在莱佛士学院就读期间多次排名第一,名次在我之上。”

李光耀接着说,他迟了一学期才来到剑桥,在第一年淘汰考试中考得了一等成绩,相信柯小姐也会一样。

巴特勒听着青年在他面前一直赞扬自己的女朋友,对柯玉芝也充满了好奇。

她想看看,那个女孩子,是不是真如李光耀说的那么出类拔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李光耀的努力下,同年10月,柯玉芝抵达剑桥,和李光耀一起攻读法律。

1947年12月,相聚了三个月不到的两个人秘密结婚,从此再也没有分开过。

柯玉芝用了两年的时间,获得法科双重第一荣誉学位,和李光耀同时毕业,两个人一起回到了新加坡。

3

回到新加坡后,二人举行了迟到的婚礼,并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孕育了三个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国前几年,二人一起工作,下班回家一起做饭,晚饭后一家人携手散步。

直到1959年6月,李光耀当选总理,平淡的日子落下帷幕。

柯玉芝并不喜欢勾心斗角的生活,但看见丈夫踌躇满志,她还是细心地为丈夫整理资料,草拟演讲稿。

李光耀也放心地把后背交给妻子,因为他知道,她从来不会出错。

小儿子李显扬出生后,柯玉芝辞掉了律师工作,专心地协助李光耀和照顾家庭。

不管是青春年少,还是白发苍苍,只要有李光耀在的地方,就会看到柯玉芝。

有人称柯玉芝是“跟得夫人”。

李光耀维护妻子:

“她不陪在身边,我会慌张、胆小和找不到回家的路。”

两个人没有生离,只有死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生中,李光耀唯一一次“走后门”,是为了柯玉芝。

4

2003年的一天,李光耀访问英国,82岁的柯玉芝突然中风,李光耀立即打电话叫救护车,从酒店到医院的路程只需要10分钟,但救护车却花45分钟后才到酒店。

到医院后,由于是深夜,没有人可以为柯玉芝提供脑CT服务。

医生表示,若非特殊安排,李夫人只能等到货早上8点后才能接受脑部检查。

无奈之下,他只好带着柯玉芝转院,但医院的做法却让人大为咋舌。

李光耀回忆说:

“到了医院,负责检查的是护士,我们随行的医生说病人中风了,情况紧急,需要马上做检查,但是这名护士说,医院里还有三四名心脏病突发的人等着急救,我的夫人只是中风,呼吸没问题,因此需要排队等待治疗……”

情急之下,李光耀只好动用所有的关系,为夫人开了次后门。

在首相府的干预下,CT扫描提前到凌晨3时30分,此时柯玉芝大脑中的血块清晰可见。

通过急救后,柯玉芝脱离生命危险。

经此一事,李光耀对英国治治疗失去了信心,没有采取医生的建议,把飞机改为了空中医院,立即带着柯玉芝回到了新加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柯玉芝醒来后,李光耀心有余悸。

“没了你我会不知所措,你不能走在我前面。”

2008年5月,柯玉芝再度中风,所有的治疗都失去了作用,医生说她只能再撑两个星期。

但柯玉芝说:“我要是先走了他怎么办,我至少还要再撑两年。”

她说到做到,真的向上天讨了两年的时间。

在这两年里,李光耀每天都像个小孩一样,坐在妻子床边,跟她说话。

“今天公园里突然多了两只天鹅。” “我今天一口气游了3个200米。” “一场大雨过后,空气清新了许多。” ……

2010年10月2日深夜,李光耀为妻子朗读她最喜欢的诗——托马斯·纳什的《春》。

在丈夫的朗读声中,柯玉芝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醒来。

李光耀站起来,缓缓俯下身,在妻子额头上印下此生最长的一个吻。

然后打开了门,对门外等待已久的孩子们说:“你们的母亲先走一步,我对她说的是‘我稍后就来’……”

5年后,李光耀兑现了她的承诺,到了另一个世界,去找他的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个人的爱情,就像李光耀自己说的那样:

“西方人追求娶你所爱,东方人讲求爱你所娶,我很幸运,两者都做到了。”

是呀,何其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