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春困夏乏秋打盹,还要加冬眠”。

秋冬天气候干燥,很多人下午的时候经常会感到头昏欲睡,即使有午睡还是会感到莫名的困倦。

整天想睡觉,工作没精神。

那么,如何面对冬日困倦、振作精神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冬天爱犯困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冬季白天的时间变短,晚上的时间变长,随着白天时间的变短,睡眠和醒着的周期会被打乱,这就会导致疲劳。更少的阳光意味着你的大脑会产生更多的一种叫做褪黑激素的激素,这会让你昏昏欲睡。

2、寒冷的天气会导致人体的新陈代谢下降,从而让人变得迟钝和瞌睡。

3、冬季天气较为干燥,人的身体很容易缺水,如果不及时补水会使血液的含氧量降低,这就使得血细胞携带的氧气变少,大脑和全身器官不能全“火力全开”的工作,产生困倦。

4、冬季天气寒冷,人们不愿到外面去活动,从而使得运动量大大减少,各种各样的密闭条件导致了身体的缺氧 ,尤其是呼吸不到新鲜空气 ,使大脑长期缺氧 ,就会引发冬困或各种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冬困怎么办?

  • 适当运动

平时很多人都喜欢瘫,白天工作久坐不动,晚上回家躺尸休息,一到冬天,天冷,运动量就更加微乎其微。不运动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为身体各个器官提供输送的氧气随之减少,新陈代谢慢下来后极易发困。

而长期运动能增进机体免疫系统功能,随时动一动不仅能摆脱汹涌的困意,还能提高身体吸收氧气的能力。

建议每周保持3次,每次约30-45分钟的运动量。

还可以到户外去散散步,多呼吸新鲜空气也会加快新陈代谢,缓解疲倦的身体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补充水分

冬天天气干燥,表面上看呈现出来的状况是皮肤明显缺水,其实身体也正处于缺水状态。

人体有2/3是由水构成的,人体的许多基本功能都依赖于这种最简单的物质才能顺利进行。血液中的水变少,有效循环的血量也跟着减少,含氧量降低。

这样大脑和肾脏的工作状态不佳,很容易产生困意,白天就总想睡觉。因此说,“疲倦是最高的脱水信号”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保持水分充足可以起到提神作用,每天补充1500~2000ml的水。

平时没有喝水习惯的同学可以制定个时间表,提醒不爱喝水或总是忘记喝水的自己好好补充水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合理饮食

成人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主要有七大类:首先是碳水化合物,其次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还有膳食纤维和水。

冬天人们会更偏爱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这类食物能够及时补充能量,热量和能量补充到位后,餐后血糖也嗖嗖地往上升,困倦感来袭。

但蔬菜水果等的摄入也必不可少。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各种微量元素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倦。多吃蔬果,不仅可以补充维生素,还能维持体力和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保持空气流通

保持高水平的新陈代谢速度需要更多的氧气,而在闷热的室内却不足以达到这一条件。

在屋内要注意开窗,保持空气的流通,平时也可以多出门走动,呼吸新鲜空气,也会加快新陈代谢,缓解疲倦的身体状态。

  • 规律作息

在冬天,睡眠时间过长也是造成犯困的原因之一,如果因为天气寒冷而使睡眠时间加长了,起床后也会觉得晕沉沉的困乏。

所以即使在冬天也是要和夏天一样保持约八小时睡眠即可,不要懒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规律吃饭,按时休息,经常运动,摸清楚问题所在,轻轻松松战胜冬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