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段时间,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父母情商低会给后代带来多大的影响?”

网友@嶝林洋的回答实在是太扎心了,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知乎@嶝林洋回答的截图)

他在最后指出:我已经选择永久对父母关闭自己的内心世界。

父母尽职尽责地抚养了我,但是他们日复一日无意中的言语损耗,在我童年和少年的内心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隐形空洞。

嶝林洋的回答如此戳心,大抵触动了同是“打压式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我们这一代。

好好说话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家庭生活,是我们学习情绪的第一个学校。”

明明是该鼓励孩子的时候,一张口全是否定和贬损。

明明是关心孩子的时候,却先用责备的语言一通怒吼。

明明可以平和讲述,却总是用反问句来回答问题。

美国知名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里写道:“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于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的成长需要的是正面管教。当我们动不动给孩子贴标签,大吼大叫甚至进行“人身攻击”。当孩子真的遇到大麻烦、大委屈的时候,怎么可能第一时间想到跟父母说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南风效应”。

它来自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让路上的行人脱掉外套。

北风认为,只要风力足够强劲,就能吹掉行人的外套。它越吹越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反而把外套裹得紧紧的。

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很暖和,便主动脱了外套。

北风固然凶猛,但结果事与愿违;南风虽然徐徐,却往往事半功倍。南风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求,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

父母教育孩子同样如此,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用和善且坚定的方式跟他们相处。才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达到春风化雨的境界。

管理情绪是高情商父母的必修课

如果好好说话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那么情绪稳定的父母,则是孩子一生的福气。

但现实情况是,许多父母面对生活与带娃的多重压力,情绪就像火山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喷涌而出。

  • 孩子拖延赖床时,你会不会暴跳如雷?

  • 孩子当面顶嘴时,你想不想直接上手?

  • 孩子不认真写作业时,你是不是血压飙升?

  • 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

“情商”里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情绪控制。可很多父母在看到孩子犯错或者哼唧时,莫名地就窜出一股火气,大声吼骂孩子。

这种突如其来的情绪大爆发还不只发生在家里,在等菜上桌的餐厅、排队买票的景点等公共场合也时有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候的孩子也很无辜,父母反复的情绪崩溃会导致他们无所适从,更会破坏他们宝贵的安全感。

等孩子再大一些,受父母的影响,有了情绪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控制,而是有样学样,立刻抬高声调或嘶吼。

父母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就会被情绪带着走,发火时怒火四引,不仅孩子会无辜遭殃,更会把你处理情绪的这套模式耳濡目染地学到手。

等之后遇到类似令人生气或者愤怒的场景,就会不知冷静和克制,只会如火山爆发般发泄个痛快,伤了别人也伤了自己。

央视家庭教育纪录片《镜子》里面有一句话:“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作画的人。白纸变成什么样,关键在父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父母的以身作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在父母的态度里,孩子会无师自通地学会情绪控制和管理能力,以及面对各种事件的态度。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首先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果一有时间就躺着刷手机,却成天抱怨孩子不爱学习,没有别人家的小孩优秀。

现实却是,想要有个“别人家的孩子”,你得先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学会独立、尊重,把“我爱你”表达得更好

为什么我们往往会对亲人“口不择言”,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认为:反正是亲近的人,我们无论对他们说什么做什么,他们都会担待,最终也都能和解。

所以我们在说话上格外放肆,而“豆腐心”和“我为你好”,似乎成了言语中伤的最好的挡箭牌。

可是,我们忘了这一点:无论是亲近的人还是不熟悉的人,他们都有一样的本性,所有良性的关系,无论对方是谁,都有相同的前提:独立与尊重。

只有接纳他们的情绪,尊重他们的想法,照顾他们需求,才会让孩子在智育的发展中让情商也慢慢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越是亲近的人,也越应该好好呵护、认真对待。那些在“独立、尊重”语境下长大的孩子,往往也会因为善于沟通而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01学会认错补偿

孩子其实很容易满足,但如果做了一件对不起他的事,想得到谅解,恐怕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做一件比之前更好的事情作为补偿。

比如,本来答应带孩子去公园玩,却因为加班食言,那就带孩子去更有趣的游乐场玩来补救,这样不仅能帮他找回心理平衡,甚至还可能比原来更满足。

02与其多要求孩子,不如多要求自己

高情商的父母,不多给孩子设要求,但是会给自己设更多要求。

如果发现孩子身上有缺点,第一反应不是想办法纠正他,而是反思自己哪里影响了他,纠正自己;如果批评孩子他不听,第一反应不是指责孩子怎么不听话,而是反思自己怎样说才能让他听进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多用“我们”

高情商父母认为不是问题横在两人中间,而是“我们”一起面对问题。

“你看,这个问题我们怎么解决?”

比如过马路,低情商父母,“走路看着点!当心车被车撞了!”

高情商父母,“你可以教妈妈怎么过马路吗?牵着手保护妈妈好不好?”

04批评有分寸,直接不嘲讽

高情商父母也不是一味夸奖,会在公开场合表扬,但是在私下一对一批评。这也是体现高情商父母说话分量的时候,批评简单直接,而不是冷嘲热讽,孩子能迅速抓住重点。

被肯定,被关注,被需要,被保护,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需求,高情商父母的引导,就是顺应孩子这些天性

语言是可以和爱的行为同步的,我们不必爱得如此含蓄深沉、拐弯抹角、正话反说,爱的表达应该让身边的他们感受到。

  • 好好说话,用鼓励的语言让孩子感受爱;

  • 管理情绪,用温柔的态度教导孩子方法;

  • 独立尊重,把“我爱你”表达得更好。

我们无法选择在一个完美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但是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愿每个孩子心中有爱,眼里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