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尾庄是英雄的村庄,是人民英雄甘先出生的地方。1840年三元里抗英,有103乡响应,在三元里古庙竖起了抗击英国侵略者的三星大旗,义军首领中较著名的是禺北鸦湖乡岗尾庄二十多岁的甘先。他血气方刚,冲锋在前,英勇杀敌;在黄婆洞、攻打广州城北门和牛栏岗的战斗中,指挥义军大败英军。三元里抗英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侵略者的威风,由此揭开了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者的百年序幕。
岗尾村由岗尾庄,窝贝庄,坑边庄组成,人口四千多,是广州市的文明卫生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柏成与岗尾村书记刘灿邦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岗尾村委领导班子合影

新建的岗尾村民委员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八个大字特别醒目。村委会的党员干部将带领民众继续奋斗,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柏成,今年65岁,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岗尾村人。在岗尾庄出生长大,亲身感受家乡的温暖,目睹家乡的变化。为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歌颂人民政府,赞颂美丽的乡村。故作此文以铭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赞甘先民谣
甘先竖旗哥打仗,打完番鬼食长粮;甘大哥、冇花假,打番鬼、有两下;吓得番鬼跌甩牙,打得清兵丢马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耄耋之年的甘先后人,甘权森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岗尾庄以前叫月龙庄。这土地公于清朝时建,大约有175年至200年的历史,是岗尾庄最早的文物。村里的孩子从小就在这里玩到大,永远也忘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棵龙眼树,是沈氏国昌公所种,至今已有175年,是少有的古树。当年国昌公人缘好,朋友多;他将好朋友赠送的四棵树苗,种在村前的村头、村尾和村中间,每年摘龙眼的时候,大人小孩都赞扬他。现在只剩下这棵龙眼树了,它还每年都开花结果。值得我们珍惜呵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岗尾庄沈氏国昌家族的国昌书舍,以前国昌家族的孩子都在这书舍读私塾,识字、计数、打算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昌家族的兄弟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居乐业,健康繁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昌家族的兄弟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国演义》有刘关张,桃园结义;岗尾庄有三兄弟,亲如一家。沈姓,甘姓,林姓被称为本庄的三兄弟。岗尾庄有四个合作社,每个合作社都有三个姓氏;一社沈姓人最多,二社甘姓人最多,三社里三个姓氏的人数都差不多,四社林姓人最多;二千多人口的三兄弟,骨肉相连,同甘苦,共患难。外村同宗兄弟的祠堂落成庆贺时,请柬也要写“岗尾庄众乡亲”,我们才去祝贺。这是本庄独特的优良习俗,值得发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纪念月龙庄,现在的街名都叫岗尾月龙路。岗尾月龙东街、岗尾月龙西街、岗尾月龙南街、岗尾月龙北街、岗尾月龙中振街、岗尾月龙中兴街等等。一社这里是庄头,四社那边是庄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岗尾一社的门口田,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几十年来所种的水稻、蔬菜等农作物能旱涝保收,颗粒归仓,是我们耕种的好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感谢沈庚汉,沈英财,甘树坤,沈伯棠,甘炳棠和沈桂深六位栽树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前憩息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岗尾小学新址,以前我们村的孩子都在岗尾小学读书。学校的洪凛生主任,甘裕基老师,周君诚老师,林松洲老师和邓创勋老师都是村民最敬重的老师。他们带领着老师们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接班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柏成与洪凛生主任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岗尾三社社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社乡亲的新居,规划统一,设计合理,装修漂亮,色彩缤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岗尾庄沈氏孔昌家族的孔昌书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孔昌家族的沈耀深、沈耀其和沈裕华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孔昌书舍,红墙绿瓦,紫气东来,设计精巧,别具一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岗尾庄林氏明彰家族的明彰书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彰家族的兄弟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健康快乐 幸福年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社塘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岗尾四社社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岗尾四社的大塘边,沥青铺到故乡前,道路上的交通标志及斑马线,让人感觉到舒服又安全。塘边前面的门口田,绿油油的农作物一片片,这里是一等良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岗尾庄林氏廷珍家族的廷珍书舍,上下两层,宽敞明亮;内设“私伙局”,由《龙凤剧社》全班成员组成。经常看到那些“粤剧曲艺发烧友”在这里演奏,唱戏,表演节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廷珍家族的兄弟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年欢乐 欢乐年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粤剧曲艺演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柏成与龙凤剧社成员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岗尾庄村前塘边有几棵大榕树。大树的枝杈不仅粗壮,而且向四面八方伸展,树叶茂密青翠;大榕树下是大人休息,老人乘凉,小孩玩耍的好地方。特别是夏天,更加热闹,小孩子们经常在塘边指指点点地观看大榕树的倒影。岗尾庄塘边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文化广场焕然一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孩子簇拥阳光,健康活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岗尾一社社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岗尾一社的社址及摆酒厅堂,在这里摆酒的特点是方便热闹又高兴,大方得体又实惠,招呼客人又容易;所以各乡亲的婚宴喜庆都喜欢在这里举办。大厅门前,空气清新,视野开阔,美丽的田园风光尽在眼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岗尾二社大榕树一带叫东华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华里”及两边的对联是甘裕基老师题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岗尾庄甘氏宣仁家族的宣仁书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宣仁书舍是抗英义勇甘先及其族人的书舍,青砖墙并夹石;“宣仁书舍”四个大字苍劲有力,大方得体;书舍内外的木雕和灰塑图案依旧保存。解放后这里曾做过农会,饭堂,卫生站;现在仍是岗尾二社的社址及摆酒厅堂。宣仁书舍是教育子孙后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活教材,具有历史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宣仁家族的兄弟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承前启后 爱国爱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前池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岗尾庄的好儿女、良田革命烈士沈秀华之胞弟沈雅亮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岗尾庄的好男儿沈忠财、林务坚是抗美援朝老兵,沈柏成与沈忠财之子沈桂桐先生合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砖大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岗尾庄是鸦湖乡的一个小村庄,鸦湖,蚌湖,龙归是白云区的侨乡。100多年来,岗尾庄的华人华侨遍布全球。他们在海外时刻想念着祖国,想念着家乡;他们将多年的积蓄带回来建设家乡。现在,一座座青砖大屋随处可见,把小村庄点缀得更加美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乡亲们的新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登楼远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色秀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0多年来,岗尾庄的父老乡亲,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村色秀丽,稻花飘香;水也甘甜,饭也甘香;男女老幼,怡然自乐。真可谓龙的传人,龙的故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美丽的乡村就在眼前。让我们衷心感谢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感谢人民政府!祝福可爱的家乡更加美好,祝福伟大的祖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山河锦绣、繁荣富强!

作者:沈柏成

编辑:小花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