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I,大家好,我是陈德义。前段时间看到罗胖分享了德鲁克的一句话:成果的取得,靠挖掘机会,而不是靠解决问题。这句话当时看着有点懵,挖掘机会是很重要,但不解决问题怎么行呢?很多机会不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产生的吗?当时有点不太理解这句话,直到看到了这句话的下一句:创造未来的行为,就发生在今天,没有明天的目标,那今天的行动,多半是重复昨天的事。

创造未来的本质

看到这句话,我突然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创造未来的本质,是应当站在未来,然后指导现在。如果我们总是从当下的视角看待未来,可能很多事情不知道该怎么做?但是,当我们换一个视角,从未来的视角看现在,或许很多事情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德鲁克为什么会说:成果的取得不是靠解决问题?因为问题是昨天留下的,如果我们总是盯着昨天的问题,那是没有办法去构建未来的。因为你的眼光所及,就是你的焦点所在。你看到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

这么说可能很多人听着有点懵,我举几个例子简单的解释一下。

比方说汽车,一家车企,他的精力总是放在解决问题上,而不是放在未来机会的挖掘上,那他是很难适应未来的竞争的。比方说客户觉得汽车的价格不够亲民,你就开始降价;客户觉得车内的空间不够宽敞,你就提高后排的空间;客户觉得内饰不够漂亮,你就加强内饰等等……这些问题是解决不完的,当你解决了客户的一个需求之后,客户还会有新的需求。当然德鲁克的意思不是说解决问题不重要,而是说要在问题里多挖掘机会,并且这个机会是能指向未来的。

特斯拉四步走战略逻辑

再拿汽车举例,特斯拉公司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战略逻辑,分为四步走:

第一步:打造一款产量小、价格贵的电动车。

第二步:卖掉前面这种车,用赚到的钱开发一款产量大一点、价格再便宜一点的电动车。

第三步:不断的重复第二步。

第四步:提供太阳能电力。

前三步比较好理解,第四步是什么意思呢?

其他很多车企的战略是,以电动汽车为载体打造智能汽车,智慧交通、智能生活,都是在不断地在解决现有电动汽车在交通问题上,以及生活相关问题上的一些问题。而特斯拉的第四步却是提供太阳能电力,这怎么理解?其实如果结合国家碳中和的战略,就能理解特斯拉的第四步,这个战略是指向未来的。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电动汽车是环保的,但电动汽车的能源:电,目前还是以火力发电为主。我国去年,也就是2020年,火力发电也就是烧煤,占到了总发电量的68%,这个可是碳排放的大户。根据碳中和的国策:要在2060年,我国的火力发电要将会下降到0%。这个缺口,取而代之的就是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而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它又不像火力发电,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发电量。太阳能发电是白天的电力非常的充足,但人们用电的高峰期却又是在晚上。这就需要储能设备把白天太阳能发的电储存起来。

而特斯拉呢,不仅是电动车的制造商,目前还是全球最大的家用储能系统的制造商,所以这就好理解特斯拉的第四步的战略意图了。同时也呼应了刚才德鲁克讲的:成果的取得靠挖掘机会,而不是解决问题。也许有人会说:特斯拉离我们还是太远,这个没有什么可参照性。

汽服门店:挖掘机会创造差异化

那我们就举一个离我们比较近的,如汽服门店。说到汽服店,上周一个朋友问我:作为车主的你,哪些维修服务我比较在意?我跟他说我都在意,其实也都不在意。因为客户的需求是越解决越多的,是永远解决不完的。

其实每个汽服门店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客户就行,别指望所有车主的钱你都赚,因为这是不可能的。比如你想规模化,就不可能个性化;你想利润高,就不可能市场占有率比较大。不要想着解决问题,而要想着多挖掘机会。如:你能不能在个性化的汽修服务上,挖掘出新的增长点?如改装服务、车友会的服务、车主的横向服务等等。只有挖掘出新机会,你才能明显的区别于其他的汽服门店。

说到新机会,我观察到一个现象:为什么做营销活动的公司,要比做管理咨询公司多?为什么短视频里教你赚钱的视频很多,而且点击量也非常高,但教你怎样修车的视频却不多?完播率也非常少?那是因为营销公司活动教你赚钱的视频,是帮客户挖掘机会的。而管理公司以及教你修车的视频,是帮客户解决问题的。

站在未来 看待问题

挖掘机会,面向的是明天,给人带来期望的。而解决问题面向的是昨天,给人解决烦恼的。期望是美好的,烦恼是令人讨厌的。大部分人都期待明天美好的发生,但是要想明天美好真的发生,那我们就要在今天去做明天的事情。

如想要明天保持身体健康,那么就要在今天作息规律、加强锻炼;想要在未来适应时代的发展,那么我们就要在今天不断的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如果今天没有为明天做出相应的动作和调整,那明天的美好大概率也不会发生。

比如你定了三年的目标,过了一年,那目标的实现应当还有两年。如果还是三年,那说明这个目标定的有问题。或者这一年,都没有为目标采取行动。当然谁都知道目标和行动的重要性,也都知道自己要面向未来,要有终局思维。但真的行动起来,好难啊,确实非常难。

比如说,我早就意识到减肥的重要性,也幻想过自己瘦下来的样子,但是坚持不了几天,锻炼就懈怠了,也尝试过用各种方法去逼自己一下,如跟别人打赌、设制惩罚机制、不瘦十斤不换头像,但这些方法通通都没用。

问题的关键点其实不在于方法,而是在于自己。自己才是问题的根源,之所以不想减肥,还在于自己的内心有了抗拒,抗拒因减肥带来的自律的约束、饮食的控制、锻炼的辛苦,抗拒自己不能够随心所欲。

因为有了抗拒,所以带来的结果是,允许自己不减肥。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你给我100种方法,我还会有101个理由去说服自己,接受不减肥的结果。但是如果瘦一斤,别人能给我10万块钱。或者瘦10斤,我就能跟敬佩的明星一起共事,那我会不会减肥?我想大概率会!因为这里没有抗拒,有的都是自己的欲望。

所以还回到刚才问题的根源,减肥这个问题其实是个人信念的问题,而不是方法的问题。而信念的问题,是没有办法从外部植入的,只能靠自己内部的觉醒。如果一个人本着对自己、对家庭负责任的话,应当认真的思考关于个人健康的问题,如果我的健康未来出现问题了,那很有可能会让自己的工作生活,以及家庭受到很大的影响。

所以很多问题不用去解决,只要我们站在未来的视角去看,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减肥减不下去怎么办?那就去减呀!看书看不进去怎么办?那就接着看呀!工作不开心怎么办?那就开心一点咯!如果有人问:我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怎么办?答案是现在就去做!

你看其实没有什么问题,是方法的问题。只是你自己有没有站在未来的视角,来看待很多问题。回归到刚才德鲁克讲的两句话:成果的取得靠挖掘机会,而不是靠解决问题。创造未来的行为就发生在今天,没有明天的目标,那今天的行动多半是重复昨天的事。公司需要在今天去做,能达成明天目标的事情,而非重复昨天的工作,个人亦是如此。让未来指导现在,让现在构建未来,否则人生就是不断的昨天的重复。

好,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收看。如果大家还能一键三连:点赞关注加转发,那就太感谢了。好,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