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全国上下一片沸腾!其成功背后有这样一位女党员——她年近半百却多次改行,贡献巨大却隐姓埋名三十载,并用三次“我愿意”肩负起祖国的嘱托。她就是有着“中国居里夫人”之誉的王承书。

王承书

1912年6月26日,王承书出生于上海的一个诗书之家。她自小体弱多病,读小学和初中时,曾两次因病休学一年。但她十分刻苦,非但没有落下半点功课,成绩还遥遥领先。王承书尤为喜欢物理学科,她认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自然科学,是物理学”。加之看到饱经战火的祖国,她深知学好物理的重要性,并在心中暗自发誓:以后要用物理学,为祖国崛起而奉献一生。

此后,王承书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向梦想迈进。1930年,王承书考上燕京大学物理系。作为班里唯一的女生,她勤奋努力,连续三年取得第一名,并获得了学校的最高荣誉——“斐托斐”金钥匙奖。1934年,在仅有4名学生毕业的情况下,王承书名列榜首。紧接着,她又用两年的时间,拿下了燕京大学的硕士学位。1941年,王承书获得美国巴尔博奖学金,得到了留学海外的机会。同年8月,她到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物理学家乌伦贝克。就读期间,她与导师创建了“WCU(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这一极具价值的公式,一经发表就轰动了全世界,至今仍被科学界沿用。有人预言,只要王承书继续坚持就能获得诺贝尔奖,乌伦贝克教授也高度评价王承书为“不可多得的人才”。但王承书的志向却不在于此。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到美国,王承书迫切地想要回国效力。她坚定地表示:“条件是要人去创造的,我不能再等别人来创造条件。我要参加创造条件、铺平道路的行列。”最终,在突破重重阻挠后,王承书于1956年回到祖国。

回国后,面对百废待兴的新中国,王承书在笔记中写道:“1956年10月6日是我难忘的一天,虽然那时候还没意识到这将是我真正有意义生活开始的日子。在离别了十五年的祖国国境上,第一次看到五星红旗在空中飘扬,心里说不出地兴奋。我要为国家做贡献,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事实证明,她也是这么做的。1958年,国家筹建了热核聚变研究室。当时,这一技术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也是王承书从未接触的陌生领域。对于专业已经定型的她而言,这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巨大考验。面对钱三强的邀请,王承书却毫不犹豫地说出了“我愿意”三个字,并在短时间内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

1961年,钱三强又一次找到王承书,希望她负责当时属于国家最高机密的高浓铀研制。这代表王承书要放弃目前已取得的所有成就,全身心投身于一个新的领域。但她不假思索,再次说出了“我愿意”三个字。自此,49岁的王承书告别家人,悄悄去往中国第一座浓缩铀生产工厂,开始了隐姓埋名的生活。研究这项核心技术,需要进行大量复杂的计算。为了获取精确数据,王承书和同事们克服设备简陋的困难,一下一下地敲打计算机的键盘。最终,她和同事们不分昼夜地奋战了一年多,仅获取的有用数据,就足足装满三个抽屉。1964年1月14日,第一批高浓铀合格产品得以生产。王承书带领团队交付产品的时间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113天,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提供了最根本的燃料保证。中国也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高浓铀研制技术的国家。

王承书及她的同事

高浓铀研究事业取得阶段性进展后,51岁的王承书没有停歇。她接受了钱三强的第三次邀请:继续隐姓埋名从事核事业研究。此后,她将后半生全部投入于科研工作,在研制大型国产扩散机、推动离心法和激光分离法研究、培养科研骨干等方面均有突出贡献,成为中国铀同位素分离事业的理论奠基人和核事业史上的“无名英雄”。

王承书

1994年6月,王承书因心力衰竭逝世,享年82岁。在去世前,她用寥寥几句概括了自己的一生:“我一生平淡无奇,只是踏踏实实地工作,至于贡献,谁又没有贡献?而且为国家做贡献,是每一个公民的职责,何况是一个共产党员。”同时,她留下遗嘱,将自己一生的积蓄全数捐赠给“希望工程”,将遗体捐献给医院,将书籍和笔记留给科研工作。

“王承书为祖国隐姓埋名三十年,直到逝世前,人们才在报纸上读到她的业绩,知道她的名字。王承书,这个书香气十足的名字,将永远在共和国的历史画卷上熠熠生辉!”如今,这位隐姓埋名三十载的女科学家,被载入教科书,其事迹亦将代代相传,不为世人所遗忘。

作者简介:刘梦演,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李桂华,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特聘研究员

责任编辑:金蕾蕾

本站编辑:岳博伟

本文已在北京前线客户端发布,原文地址:http://appqianxian.ebda.cn:9009/newsInfo.html?newsId=30325&type=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