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国际大湾区充换电论坛”于2021年11月20日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B区11.2馆论坛区举办,活动邀请了深圳市车电网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璞先生参与活动并发表演讲。

演讲嘉宾:李璞

东南大学硕士,历任科陆电子储能事业部研发部经理,充电桩事业部副总经理;主持开发了适用于电网级和商用级的兆瓦级可移动式箱式储能系统;工业用级和户用级太阳能储能系统;多场景充电桩产品,包括柔性充电桩,超大功率架式充电桩等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下是李璞演讲实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充电生态探讨之光储充场景

——李璞

大家好!我分享的题目是充电生态探讨之光储充。

光储充检这个概念在2016年的时候很多地方已经开始试点,但是为什么到现在这个场景一直没有真正的商业化,或者说是很好的能够推展下去,我想对于任何一个商业来说,最核心的本质是什么,就是盈利,能不能盈利,我们知道充电站单站可以做到盈利,光伏盈利我们也可以预测,现在加上储能,你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到底是否可以做到持续的盈利,我们就打个问号了,为什么今天又提到这样的话题?因为我发现有些事情到了某个时间节点就变得一切顺理成章了,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的时代电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的电力是一维的,就是空间的角度,现在又加入了时间的角度,今天发的电可以留到明天去用。另外我们电力市场也做了一些改革,可能峰谷电价不是唯一的电网调节手段了,未来的电力市场的价格会更加丰富,同时我们现在面临最大一个挑战就是我们的负荷、负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待会儿我的PPT当中会有相应的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做一下公司的介绍,车电网是深圳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包括充电、储能、光伏等等都有布局,我们这里面有一个口号就是智能用电、更懂充电,我们未来都是要把电怎么用好,把电怎么节好,这样才能最大化的发现充电的价值。

我们做充电行业已经有11年了,在全国运营的规模在前10位,全国大多数城市都已经覆盖了。

首先看一下我们的市场环境,有些政策的解读,“3060”这是一个起点,在这当中,还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政策,包括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这里面或多或少都提到了新能源汽车以及动力电池或者储能发展的要求和规划。 特别是我们要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比如欧盟对立法方面去约束了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些政策。

最近的几个政策,一个是全面贯彻碳达峰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还有对资金方面的要求,会提供低息贷款来支撑这个产业。

2020年电动汽车保有量不到500万辆,光伏装机容量大概是15520兆瓦,动力电池退役比较少,梯次利用就更少了,到2025年这个数据就是指数级的增长,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用电的负载在增加,同时我们淘汰下来的电池也在增加,这个市场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我们看看这张图,最有借鉴意义的是右边的用电规划占比,欧盟所有的国家2030年用电占比比现在基本上要翻一倍,这是什么驱动的?很大一部分是电动汽车来驱动的,这对电网的改造是巨大的,我们一种方式就是电网扩容,这个投资是巨大的,还有一种方式,我们通过新能源发电以及储能的调节,去把它的这种需求给平滑。

实际上充电行业面临如下几个挑战,第一是电网容量不足及负荷加重,我们刚才看到的数据中国的数据没有,为什么中国的数据不提供,因为中国的电网足够强大,即使增加也满足要求,但是实际上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第二是光伏将迎来后补贴时代,第三是大功率充电需求增加,前面的嘉宾谈到充电还是换电,我更赞成充电的场景,因为充电的足够快你可能体会不到这种充电等待的时间了。最后一个是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难题,将来会有大量的电池淘汰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看一下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的日负荷曲线峰谷差达到了35%,说明高峰时段的负荷会快速增加,低谷时段的负荷相对来说比较平滑或者越来越小,这样电力负荷就会不均匀,有的时候我们为了满足15分钟的高负荷用电量把电网要建得非常强大,其实我们可以用一种方法把电网给削平,对于负荷大功率充电,各主机厂已经发布了他们的路线图,功率越来越大了。

对于一个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在电动汽车上100%,然后到80%以下的时候,它已经可以淘汰下来,我们可以用在分布式储能、家庭储能,最后分解的时候还有15%的价值,整个产业链当中,在汽车上,虽然我们一辆车占了1/3的成本,但实际上它只用了可能20%的价值,剩下的价值就在后面的产业链上产生的。

解决方案,就是光储充一体化,它可以在某些方面缓解这块的问题,它有什么特点?有多种能源的聚合,系统可调节可调度,储能是一个蓄水池。有这样的蓄水池可以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当然我们充电站的手段增多了,也会增加盈利的模式,最后一点是节能减排也可以做到促进新能源发电的接入,做到节能减排。

对于光伏储能柔性充电系统,有光储共交流母线方案,还有一种是光储共直流母线方案,给电动汽车充电实际上是直流电,一种方案是光伏发的电直接给车充电,光伏发的电给储能存电,储能直接给电池充电,还有一个方式是发电跟储电都是跟电网交互,电网交流电直接再转化成直流电给电动汽车充电,这样的话实际上它增加了损耗。

这里面一些关键设备,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是国内少数几家能够全产业链布局光储充产品系统方案的公司,储能这块,从小的、大的箱式储能等等产品一应俱全,另外充电堆的方案,为什么大功率充电有时候我们用充电堆的方案?如果你每把枪都是这种快充,比如400千瓦,一个800千瓦的变压器两把枪就占满了,如果我们可以8把枪或者10把枪,有时候快车来充的时候,我们就用液冷大功率充电,慢车来充的话,我们可以用小功率的充电接口进行充电,这样就分时复用,可以最大化的利用资源。

这是整个管理平台(见PPT),最后分享几个观点,对于这块,我觉得还远远不够,目前我们仅仅只是把光伏、储能、充电结合在一起,只是被动地去响应、被动的去应对整个电网这块的需求或者客户的需求,未来远远不止于此。

对于动力电池这块,实际上是全产业链的,前面我们有一个价值图,就把它展开了可以在哪些地方用,最主要分享下面这个观点,就是移动互联网的未来,我们看中间的叫BIGANT,这个概念是微软提出来的,我昨天查了一下微软的市值,原先我一直认为苹果是科技公司最高市值的公司,但是在前天的时候微软的市值已经超过了苹果,因为微软在这几年我们想的是它有点销声匿迹了,实际上它在布局未来的互联网,因为它错过了移动互联网,它要加码这块。这里面包含几个内容,BIGANT包含区块链、交互、游戏、人工智能网络跟物联网,正是因为他布局这块,已经也有一些产业的落地,所以现在的市值越来越高。

对于智能汽车来说,智能电动汽车未来不止于车,所以我这里面也总结了一下,这里有几个字是“small pet”,就是小宠物,这里面包含了最核心的能源,电动汽车跟能源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必须跟能源打交道,如何高效地利用能源,我们做过一个测算,我来自深圳,深圳的全部电动汽车全面电动化了之后,甚至电网的用电量可能要翻1倍到2倍,这种无序的充电对电网的冲击是巨大的,如何把电用好,不是说电动汽车电动化了就节能减排了,我们更主要的是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电能的利用率最低,效率最高,这才是节能减排。

像环境,刚才提到光储充,实际上只是一个小环境,再大一点,微网、虚拟电厂等等,交通、无人驾驶、电动汽车等等,它实际上是一个大的智慧交通的概念,另外通讯,我们现在通讯能量都已经变成0跟1,所以现在很多公司都要改名叫数字能源,它把能源也做0和1的处理。最后是智能装备,现在无论是电动汽车也好,还是各种各样的,大家会把智能化看得更重要。

因此,未来只是这样一个借鉴与拓展,未来怎么发展,也是我们在不断地拓展以及去实验当中摸索,去成长的。

谢谢大家!

2022 扫码预登记

戳下面的原文阅读,了解更多展会信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