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姜子牙》中,封神后姜子牙因为一时之过,不仅没能当上众神的大哥,而是被贬人间,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最后王者归来。

剧作者当然是根据原来在大众中流传最广的《封神演义》而进行的魔改。

但殊不知,历史上的姜子牙姜太公,在西周开国(封神)后,其实也有过类似的境遇。

历史上的姜子牙又叫姜尚,他是炎帝的后裔,其先祖曾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封吕地。所以人们又叫他吕尚。

姜子牙是大器晚成的代表,早年干过公务员,开过饭店,又到东海之滨当过一段时期职业渔者,干啥啥不行,但最后,他在东海之滨钓到一条大鱼,那就是周文王姬昌。最后助文王姬昌武王姬发灭商。

子牙助武王灭商的故事家喻户晓在此不表,我们来讲讲姜太公在西周立国后的故事。

武王灭商建立西周王朝后不到三年就病逝了,继位的是年幼的成王姬诵。

按常理,作为大周的开国第一功臣,姜子牙应该离大周王朝权力更近了,因为这姬诵是他的女儿邑姜,也就是周武王的正牌王后所生。

原来的君王是自己的女婿,现在是自己的外孙,作为三朝元老,辅国重臣,成王年幼,怎么着也得倚仗这位老谋沉稳的外公。

但结果却很意外,成王上任后,大周王朝台上台下的戏,全让另一位主给唱了。

这位主在《封神演义》里没有任何戏份,但是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特别是占据了中国历史上千年的儒家阵营中,他就是原始天尊级别的存在。他是儒家的元圣和先驱,他也是圣人孔子的“梦中情人”,这孔子只要几天不梦见他,向他汇报思想就会长吁短叹,吃嘛嘛不香。

这位主是谁?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周公旦

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和周武王姬发同胞的弟弟姬旦。

当初伐商立周,有三个人最大功臣,一位是姜子牙,另一位则是武王的这位弟弟姬旦,还有一位则是召公姬奭。

这位召公姬奭大家比较陌生,当时是周室宗族,也是西歧文王武王时代除姜子牙外最重要的政治谋臣,这二位在周军进入朝歌后武王主持的举行祭社大礼上,周公旦手持大钺,姬奭手持小钺,象征着武王的左膀右臂。

灭商之战后论功行赏,这三位也实现了封国的人生梦想,太公望封在齐国、周公旦封在了鲁国、召公姬奭封夺了燕国。

可灭商朝没两年这武王就英年早逝了。成王登基的时候还不到十岁, 西周的就出现了权力真空。

武王死前自然要托孤,托孤自然托的是这三位老臣重臣,三足鼎立,相互制约。

可计划不如变化快,成王时代的政治格局并不像武王姬发所想象的那样发展,作为《封神》里的第一男主的姜子牙,很快就被踢出局了。姬旦姬奭这二位一合计,咱姬家的江山,凭啥要你姓姬来参合。

哥俩儿一合谋,将姜子牙踢出了成周洛阳。

用的手段还算平和,让姜子牙去他的封国就任。

这哥俩儿不也有封国吗?姬旦让自己的儿子伯禽替自己管理鲁国,而姬奭则让自己的儿子姬克去管理自己封地燕国。

挤走太公望后,周公召公哥俩好共执周政,两人还划片区进行了分管,以陕县为界,陕地以西,归召公管,陕地以东,归周公管。西周这块蛋糕归这哥俩了。

但二人共同执政的格局并没有持续多长,召公就又被踢出局了,西周成王初年的政局变成了周公姬旦一人主政。

对此,周公旦后来还写了一封信,信的大意:姬奭啊姬奭,我真不是想独断专权,但现实条件不允许。老姬家现在需要伊尹这样拯救时局的名相,我不来承担这些事谁来承担呢?(你和子牙都长得不像伊尹嘛!)我都是为了周王室的繁荣昌盛!你和老姜就好好在你俩的封国享福吧。而我只能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了。

什么叫老谋深算什么叫稳重持国,无论是无论是姜子牙还是召公,对于这种权力旁落的态度都很隐忍,没有和周公旦公开唱反调。特别是姜子牙,他一如电影《姜子牙》中的男主一样,放下身段将自己低到尘埃,扎根封地齐国,三年时间将齐国打造成为东部大国,将周公旦子伯禽的鲁国强势牢牢压制,外围给了自己的女儿和外孙一个强力的支援。

他在等,等时间,等风来。等成王长大。

姜太公召公没唱反调。可周公旦却根本没闲着,姬旦其它那几个兄弟不干了,纷纷跳出找喳碰瓷,凭什么啊?都是文王的儿子,凭什么就你一人大权独专挟侄子以令诸侯?

闹事的是他的两个同胞兄弟,三兄弟管叔鲜和五兄蔡叔度,这哥俩还不嫌事大,联合上了老商家原纣王的儿子武庚,打着的旗帜是清君侧,并满世界嚷嚷周公旦要害成王,救救我嫂子救救我侄子。

周公旦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平定了这两兄弟的叛乱,管叔鲜和五兄蔡叔度以及那位武庚,都被姬旦残忍送上了断头台,掉了脑袋。

经过东征西伐,西周政局得到稳定之后,周公姬旦却发现一件事,成王姬诵已经成年,到了他该还政的时候。

对这位儒家先圣的还政,历史的描述显得太高大上,自然是这位品德上无任何瑕疵的“原始天尊”没有任何纠结和犹豫主动的还政于成王。

但真是这样吗?

恐怕未必。无论他想还是不想,他都没继续执政坐大的资本,一边是对自己长期执政不满的召公,另一边是已完全压制住鲁国的强齐,还有一双双大小诸候的眼睛在盯着,不还政,管蔡武的死就注定名不正言不顺,挟侄子以令诸候的说法就将坐实。

但不管是自愿还是不自愿,成王姬诵当政后,对这位“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的叔叔周公旦,心中并没有任何一丝的感激之情。反而堆积的是满腔怨恨,年轻的成王上台后竟然要秋后算帐君臣反了目,为了保小命周公旦只能逃出都城成周去了楚国流亡。

而成王则重新接回了齐国的姜太公,辅助打理国事。

成王年轻意气用事,但咸鱼翻身主持国政的姜太公却另有思量,不管从道德角度还是政治角度出发,让于周王室有大功的亲叔叔当流浪汉去南蛮那里讨饭吃,无论如何都是影响大周王室声誉。所以周公旦流亡楚地的时间不是很长,周成王“叔侄情深”,派人从楚地接回了彼时已年老病弱的周公旦。不过不是接回成周,而是周公旦的另一块封地毕地,回到毕地没两天周公旦就逝世了,死前周公旦的遗愿是葬在成周,有空去和哥哥姬发有串串门。

但这个小小的要求却被成王拒绝了,理由是自己不敢以周公为臣,生前被周公教训狠了,做鬼也对成王有心理阴影(年轻人啊还是火气重!)。

但周公旦死后,他和他的子孙,都得到了极高的政治待遇,这些都掩盖了周王室当年姜子牙和周公姬旦的这场政治暗战。

再到后来,儒家思想一统天下,看官们自然就无法嗅到大周王室当年的腥风血雨了(搞春秋笔法,是孔夫子的特长嘛)

而姜子牙一直活到周成王的儿子姬钊当政的第六年(周康王六年),活了一百多岁。他在历史上的演出,比神话还要精彩。

看到这里,读者有没有觉得历史上姜子牙后封神时代的故事,和电影《姜子牙》有异曲同工之处。

《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编:夜狼啸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