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被称为国父,他领导中国革命党人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制度,为中国近代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十仆十起,最终成就了他那个时代的伟业,正是因为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不断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到那段历史,我们不得不提孙中山和他的家人,孙中山先生的事迹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他的独子孙科的事迹却很少有人知道。

孙科是孙中山先生的原配夫人卢慕贞生的孩子,在他四岁的时候,他就跟着父亲移民到了美国的檀香山,在那里接受了西方的教育,在父亲的教育下,孙科从小就养成了独立自主的习惯,受父亲的熏陶,他有着十分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他在读书的时候,十分的刻苦和用功,先后取得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文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荣誉法学博士三重学位。在取得学业以后,他积极的回国参加革命,先后担任了大元帅府秘书、非常国会参议院秘书兼广州时报编辑、广州市长兼治河督办、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立法院长、南京国民政府副主席等职务,在国民党内部享有一定声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科作为国父唯一的儿子,不仅父亲对他寄予厚望,国民党内同样是对他寄予厚望,他在做官的时候能够自保清廉,他在任国民党广州市长期间,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来减少商业投机,他编写的《都市规划论》等书籍,对早期中国的城市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担任铁路部长的时候,孙科提出了“会计独立”、“管理统一”的现代化理念,并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努力筹钱建设新的铁路路线。他在为官期间,做了很多实操性的工作,在政治上的理想和抱负却跟蒋介石的出入很大,这就导致了他们之间经常爆发冲突,这种冲突一直伴随着国民党败退台湾,他的离去而结束。

孙科在国民党内部,虽然头顶光环,可严格意义来说没有实权,蒋介石在国民党内部实行独裁统治,他在担任国民党内担任行政院长的时候,参与了国共谈判,在蒋介石和李宗仁这两位政治老手面前,他是在艰难中行进着,虽然能够将蒋介石逼迫下野,但是当李宗仁成为代总统的时候,国民党内部一片混乱,他却无力能够支撑,国民党败退台湾之时,可能是出于对蒋介石的不满又或者在政治上被蒋介石打击,他没有选择去台湾,而是到海外去谋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海外期间,他先后去了法国、美国等地,他为官清廉这时候就显现出来了,由于没有积蓄,他只能居住在木板做成的小房子里面,生活上只能靠儿女的接济过活,当国民党之前的元老听到孙科的境遇过后,都不免为他感叹,他在香港居住的时候,很多人上门来求助,穷困的孙科为了躲避这些人,无奈的离开了香港,曾经还有一段时间,由于穷困只能靠着吃番薯维持生计,这对于一个曾经是国名单要员的人来说,简直是无法想象的。直到六十年代,由于蒋介石的邀请,他被任命为“考试院”院长,孙科才再次回到台湾,不过这个时候的他,从以前经常职责反对蒋介石到积极拥护蒋介石,这样的生活一直到1973年病逝于台北。

孙科的一生,我们难以评说,在为官方面,他是那个时代为数不多的清官;在民族方面,他为了中华的复兴确实也做了很多实事;在政治上,他提出的很多政策和思想,根本无法满足中国当时社会的需求,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只是一个空想政治家吧,他顶着国父之子的光环,可能是人们给予他过高的期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