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网格员行走在一线,发挥的能量可不止是一个人。无锡市锡山区安镇街道网格员朱军卫在巡查日志里有这样一个“4小时案例”:前不久,他巡查时发现,辖区有一家出租房存在食品类黑加工现象,便第一时间进行劝阻,并把该事件通过手持终端上传;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通过网格化联动处置平台立即受理该事件,并流转至村委会和市场监管部门;两方处置人员联动上门核实情况,勒令其关闭加工场所且不得在此经营,通过平台上传照片结案形成闭环,前后仅用时4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工作流程,是安镇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运行的日常场景。在该中心记者看到,大屏上显示着网格管理、指挥调度、公共安全等五个模块,工作人员正争分夺秒地在电脑屏幕前进行操作,对网格员上传的事件即受即办,对第一时间发现的问题进行流转处置和解决,并在处置结案后进行存档形成闭环。“按照网格划分原则,我们街道在全域19个村(社区)划分了综合网格80个,同时组建了一支80人的专职网格员队伍,吸纳城管、应急、环保等工作人员进入网格,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网格员可视情况自处或通过微信群、手持终端反馈问题,让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安镇街道政法委员陈小英告诉记者。

让“小网格”托起“大平安”,离不开“数据赋能”这股关键力量。2020年12月22日,无锡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正式启动,主动融入市政府公共数据建设,优化市网格化大数据中心平台,目前已实现17个委办局、8个市(县)区共3.3亿条社会治理数据“一平台”汇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数据的应用,让网格员的工作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无锡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同样在一块大屏上融合了多个板块的信息和数据,与基层中心不同的是,市级平台着重发挥指挥调度和部门联动的作用。“拿与人社局和市场监管局汇集的数据举例,如果网格员在工作中需要了解群众社保信息或企业相关信息,可直接通过手持终端实时查询。”无锡市委政法委综治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数据赋能,大大提高了网格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依托他们“铁脚板”的“功力”,将大部分问题化解在基层。

近年来,无锡积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建设,不断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如今市、县(区)、村(社区)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实体化运作,不断探索形成广覆盖、智能化、大联动的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提升了精细化管理、精确化防控、精准化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