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我市印发《苏州市推进低收入人口认定和动态监测工作的实施方案》,我市充分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作用,全面开展低收入人口认定和动态监测,共排摸2018年以来申请低保未确认和动态管理退出低保对象、残疾人家庭、无劳动能力或弱劳动能力家庭、有重病患者或慢性病人的家庭、遇到急难事项或意外事故家庭等5类重点对象,合计达4.7万余户、10.8万余人。截至目前,全市共认定低收入人口3.83万人。

数字赋能:把救助服务做在百姓开口之前

社区工作人员深有体会,在传统救助模式下,仅依靠人力走访排摸,低收入人群很难被发现。一些困难家庭的孩子,往往自尊心也很强,通过多次填表、询问来实施救助并不合适。而今,通过大数据赋能,可以发现困难群众中“沉默的少数人”,把救助服务做在百姓开口之前。

家住张家港市塘桥镇的杨小迷和邹妹保夫妇,之前被纳入张家港市基本生活高风险家庭预警体系,去年10月,夫妇俩因哮喘和髋关节骨折住院产生的自付费用均超过12000元,张家港市社会救助管理平台监测到这一情况后,迅速启动医疗支出型低收入家庭生活救助,给予每人6000元的救助金。

据了解,张家港市已建立“主动发现”工作机制,从组建专业队伍、搭建信息平台、畅通救助通道、创新主动发现形式等方面入手,收集各部门13类困难群众基础数据77000多条,与预警响应条件进行比对,形成标准流程。去年,通过线上主动发现,包括杨小迷夫妇在内的64名困难群众被精准识别,并享受救助金24.6万元。

从去年10月启动,到12月全面完成低收入人口认定,通过“直接纳入一批、审核转换一批、申请审核一批、主动发现一批”,我市在短短2个多月的时间内高效精准地完成了面广量大的工作。在张家港市、昆山市、吴中区等地各自建立社会救助信息化平台基础上,由苏州市民政局启动建设“苏州市精准救助资源管理平台”,该平台将作为全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帮扶的平台,目前一期项目已经汇总各类信息500余万条。

智能匹配:阻断困难家庭滑向更困难处境

从2021年开始,每年春节认定的低收入家庭均享受春节慰问,家庭成员中的学生全部纳入教育资助范围。未纳入低保、特困、低保边缘重病困难对象、但已被认定为低收入人口且医疗自负费用达大病保险补偿标准的患者全部享受了年度专项医疗救助。

“现在政府出台了很多好政策,但这些政策是不是为大家所知道?有需要的家庭是不是真的申请了这些政策?依托大数据我们就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处长戴参说。

“在我完全不了解政策的情况下,就可以全面获得各项救助,园区服务太贴心了!”家住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的残疾人李阿姨对政府的惠民举措赞不绝口。让李阿姨称赞的是苏州工业园区社会事业局创新开展的“救这么办”民生政策申报智能引导服务,该服务依托“融易办”民生服务专题,助力园区居民民生政策申报从“盲目搜”向“精准引”跨越。以李阿姨为例,原本只想试试看能否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通过系统匹配,除了能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外,李阿姨本人还可以申请残疾人辅助器具补贴、居家养老服务,两个孙女可以享受困境儿童补贴。

苏州工业园区社会事业局民政处副处长莫瑞华说,工作人员收到低收入线上申请后,系统还实时与园区“一网通办”的居民画像库相结合,通过已知居民属性数据匹配筛选,向低收入人口推荐可能匹配的政策,从而阻断了这些困难家庭滑向更困难处境的可能。

结合“放管服”改革和社会救助审批权下放,包括吴中区、苏州工业园区、张家港市等地,在传统救助申请渠道基础上,开通微信公众号、开发小程序等,畅通线上救助申请渠道,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个性化帮扶:探索“物质+服务”救助新模式

“有了精准的识别,后面才能有精准的救助。”戴参说,低收入人口一经认定,将分类匹配救助待遇。

市民政局鼓励各地探索拓展低收入人口的个性化帮扶救助政策,逐步从普惠式资金救助,向“物质+服务”的救助方式发展,通过各种项目化帮扶对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必要的便民、访视、照料、心理慰藉等社会救助服务。

作为民政部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地区,相城区着力打造“相帮扶·城温暖”社会救助服务品牌。家住相城区漕湖街道的顾云芳,自从突发脑中风后,全家陷入了困境。相城区民政局帮他们及时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医疗实时救助等多项政策社会救助,还根据“一户一档一策”精准帮扶机制,链接慈善组织、社区医院、家庭医生、志愿者等资源,累计向该家庭提供了慈善帮扶、医疗康复训练、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子女课业辅导等9项个性化帮扶。

同样,接受个性化帮扶的还有吴中区光福镇的府恩瑜。几年前,府恩瑜的母亲和妻子相继患重病,压垮了这个本就不宽裕的家庭。在照顾病人和赚钱养老之间,府恩瑜陷入两难。在吴中区民政局、吴中区慈善总会的帮助下,苏州永诚物业慈善扶贫基地吸纳了年近50岁的府恩瑜,并就近安排了工作,使其每月有了稳定的收入。

“进行低收入人口认定,是为了更好地因人施策、精准救助,提高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水平,让民生保障更有温度。”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继业说,近年来,民政部门着力推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建设,推动救助方式由“被动救”向“主动救”转型升级,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努力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