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魔王君。一个持续优质内容的创作者,专注底层逻辑看懂赚钱的本质真相。点击右上方“关注”,定期为大家分享有价值的干货、商业思维逻辑以及赚钱的那些事。
「别人10万我才1万」
我那个1万元额度的同事,内心是很失落的,他是觉得银行太瞧不起他了,别人给了10万给他才1万的额度,自己花呗都有3万的额度,这不明摆着是欺负人嘛!
果真,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我只能安慰他说,1万其实还可以了,对比起那些批卡只给两三千额度的2K党、3K党要好太多了。
同事表示非常不可思议,今时今日,怎么银行还能给这么低的额度?这不是在打自己的脸面吗?买个手机都要大几千,两三千额度当个买菜卡差不多了。
我侧面去回答了这个问题,正常谁一个月要消费个10万?坦白讲,虽然银行只给了你1万的额度,但是你的月工资到了1万吗?
同事一时语噎,尴尬笑了笑,我也知道他,又不是地主家,月消费肯定到不了那个数,只是有其它项目套着自己的资金,拿来周转周转而已。
他又很感兴趣得凑上来问我,这银行发行信用卡,又是刷卡免年费,又是送什么权益,而且跟商家合作经常有满100元减50元的折扣活动,积分还可以换东西。活脱脱一个慈善家,而且自己按时还款也没掏钱给它,所以,问题点在于这银行怎么赚钱的?看起来都赚不到钱这个样子。
「银行信用卡是怎么赚钱的?」
同事这个圣母心,外卖都不敢点套餐,居然还操心起资本家能不能赚到钱来。
当然如果很笼统回答,银行肯定有赚钱的方法,显然不好糊弄他这个半小白。
所以我反问他,你觉得银行发行信用卡,有哪些赚钱的方式?
同事列举了他所了解到的,比如信用卡有年费、分期会产生手续费、没有全额还款会有利息产生。
我则问,还有没有?
他想了想,突然记起了还有一项,就是信用卡的额度也可以去ATM机取现或者转账现金分期,这个也是可以赚手续费的。
我点点头,问还有没有。
他再次想了想,如果你信用卡逾期了,会有滞纳金的产生,这个反向来说也是银行的一种收入。
我问同事还能不能想到还有哪一块可以赚到钱的?
同事估计功课差不多了,也没想到还有什么了。
于是我反问道,假设我是一个遵守规则的人:一般普卡和金卡的用户,刷卡可以免年费;我也不分期,所以不存在分期手续费;全额还款,不产生消费利息;不去ATM机取现,没有取现手续费和利息;不现金分期,这个手续费也没有;按时还款,也不会因逾期产生滞纳金。所以问题是,像我这样的人,银行能从我身上赚到钱吗?
同事很愣神,说像你这样一毛不拔的人,银行估计都要干倒闭了。所以他觉得银行从我身上确实赚不到钱,但是像我这种用户毕竟是少数,也就是按「商业逻辑」平摊原则,我属于拖后腿的那一位。
我于是很说了一个很现实的真相,像我这样的用户实际比例占了绝大部分,而不是他认为的极少数人,甚至于还催生了很多羊毛党,在薅银行的积分羊毛以及权益羊毛。
同事搞不明白,这样银行还赚个屁啊!吃大户也不是这样吃法啊!
但现实是,银行依旧屹立不倒,还是人们眼中的绩优股,自家儿女一毕业都恨不得往里面送。
所以,银行肯定是赚钱的,这是由它的商业属性所决定的。说它不赚钱,我觉得你这是在侮辱它。
银行对付「铁公鸡」的秘密武器
信用卡实质在底层逻辑中是归类为「贷款」,这就意味着它具备有「贷款」的通用属性,可以通过分期手续费或者利息来赚钱,这是主要的收入来源。
信用卡它则是消费贷款,这意味着它除了「贷款属性」外,还有天然的「消费属性」,而且它的发行无不强调这个「消费属性」,也就是信用卡额度仅可以用于日常消费。
至于它是不是在掩耳盗铃,自当别论了,因为很多事情放在台面上来讲就是要围绕着「合规」。
就是因为这个「消费属性」,再铁的「铁公鸡」也不可能一毛不拔,当然你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它已经从你身上赚钱了。
我们知道,消费就是要你支出,而支出就涉及到另一个领域的「支付」,这个词你可能知道它大概是怎么回事,但是要你理解靠支付也能赚钱,可能就不太明白。
支付是交易用词,也就是买卖双方的一种消费行为买单方式,支付演变到现在常见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现金支付,另一种则是刷卡或者扫码支付。
现金支付跟信用卡搭不上边,而刷卡或者扫码支付就是信用卡利用「消费属性」赚钱的秘密武器。
平常人关注不到它的根本原因在于,在消费者的认知里面,消费行为只在买卖双方两者间发生,也就是钱是给到商家的,商家标价多少,我支付多少。也就是赚钱也是商家赚,跟银行有什么关系?
实质上,关系大了去,「消费属性」才是银行信用卡业务中最核心的赚钱方式。
再铁的铁公鸡,都不知道原来银行就这样悄无声息从他身上赚钱了。当然,任何交易行为,不消费立省100%。
信用卡你不用,银行从你身上肯定赚不到钱,当然,这行为就要给银行付信用卡年费了,「不用」的毕竟还是少数。
「支付行为中,钱是怎么流动的?」
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支付行为中,因为看不到这一层面的存在,所以简单理解为「我的钱就是付给了商店老板」也并没有错,逻辑也是这样存在。
问题关键点在于,商家收到了你多少钱?
假设你在一家餐馆吃饭,这顿饭花了1000元,正好你带了张信用卡,绑定在微信或者支付宝里面,于是你出示了「付款码」,支付银行卡选择了你的信用卡。
这个时候商家会拿个扫码枪来扫码或者你把支付码在对准扫码盒晃一下,小票打印出来,你也支付成功了。
这个时候,你的账单显示消费了1000元,所以你认为商家肯定也是到账了1000元对吗?
实质上,商家并没有到账1000元。
那他到账多少?
常规来说,商家实质上到账996.2元,有零有整,少了3.8元。
1000元少了3.8元,商家会同意?这里我们假设自己是开餐馆的老板,客人在你家吃了一顿饭,付了1000元,刨去各种成本如果是700元,那么净利润是300元,3.8元和300元相比哪个大?如果没有这一单生意,更别说赚钱了。
所以,餐馆老板傻吗?他才不傻呢!
那这3.8元去哪里了呢?这里涉及到三个机构:一个是发卡行,也就是用的哪一家银行的信用卡;另一个是收单行,也就是扫码设备背后提供支付通道的支付公司;最后一个是银联机构,也就是央妈提供的清算机构。
这三个机构按照7:2:1的比例将你看不到的3.8元给分掉了,所以如此看来,你正常消费,只要你用到信用卡,他都能拿到因支付而产生手续费的70%。
所以你担心银行赚不到钱,那真是在侮辱它,客观事实是很多商业银行光靠这个70%的手续费都已经让自己业绩长虹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