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五彩烧造极为复杂,传世稀少。工匠在烧造五彩瓷器时探索出了诸多彩料呈色的最佳温度,因此一改前朝彩瓷两次烧成的技术,改为分四次烧造。首先经1300度以上高温烧成瓷胎胚体,然后再分三次分别上色,并逐步降低烧造温度烧造红、绿、黄三色,经过如此四次入窑终于烧造出色彩纷呈的万历五彩。虽然烧造复杂,工艺繁琐,却能把各种色彩都完美的呈现出来,避免了因温度原因产生的色彩不稳定(如成化姹紫就是因为烧造釉上彩时温度过高造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历时期的器型不仅继承了前朝的多种样式,且把嘉靖的五彩工艺发展到了最高峰,力求达到华丽明艳的视觉效果,尽显万历朝皇室宫廷生活奢华。当时的宫廷需求十分浩繁,宫中有旨:“龙凤花草各肖形容,五彩玲珑极尽华丽。”其大红配大绿的鲜艳搭配是为了向世人展现宫廷皇室生活的极度奢华生活。前人曾赋诗赞誉:“龙凤花草各肖形容,五彩玲珑极尽华丽”。万历五彩以缤纷老辣、华丽繁茂称雄,最受数百年来日本收藏界的重视和喜爱。在山中商会和龙泉堂的旧时账目中,常可以看到万历五彩瓷器以高价进出的记载,在民国时期,万历五彩的价格明显高于同等清代官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件五彩双龙戏珠方盖盒,长24cm;宽14.8cm;高10.1cm,应为当时五彩官窑中的一件代表作,万历一朝好制盒子,各式各样,有圆盒、方盒、菊花式盒、蛐蛐盒、菱形盒及方胜盒等,因其型制的不同,有果盒、文具盒、笔盒、调色盒等之分别。此盒即为方盒一类,呈长方形,子母口,上下结合紧密;釉质亮白如玉,胎体制作精细。通体以五彩为饰,盖盒顶部绘双龙戏珠纹,缀以造型不一的海水云纹;盒肩处绘形态各异的龙、凤纹。整器设色古雅,画面笔致工整,填色浓艳,纹饰布局繁密,属“万历五彩”的典型装饰。此种器形设计颇为精巧,但于烧造却非易事,需将泥料做成合适大小后以釉泥粘合而成,故温度等要求很高,稍有疏忽便有开裂变形,成品率极低。盒盖以五彩绘制双龙戏珠纹,左右侧绘制凤纹,呈龙凤呈祥之寓意,笔法老辣,各色对比强烈,收到了良好的视觉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品胎体敦实厚重,釉面肥润。构图繁而不乱,一如万历五彩常见之绚丽。其施彩风格豪迈,繁缛华丽,色泽浓妍,变化丰富,红彩苍雅深沉,一如枣皮之色,为典型的万历特征,绿彩厚润而翠意闪现,极具厚实质感,绝无晚清仿品之飘浮黯淡,黄彩鲜明而不俗,仿若金箔贴附。笔意稚拙可爱,诸彩相配得当,相互辉映。所见诸龙凤飘逸灵动,极具神采,自有万历时期粗犷之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历五彩烧造极为复杂,传世稀少。工匠在烧造五彩瓷器时探索出了诸多彩料呈色的最佳温度,因此一改前朝彩瓷两次烧成的技术,改为分四次烧造。首先经1300度以上高温烧成瓷胎或青花胚体,然后再分三次分别上色,并逐步降低烧造温度烧造红、绿、黄三色,经过如此四次入窑终于烧造出色彩纷呈的万历五彩。虽然烧造复杂,工艺繁琐,却能把各种色彩都完美的呈现出来,避免了因温度原因产生的色彩不稳定(如成化姹紫就是因为烧造釉上彩时温度过高造成)。《匋雅·卷下十三》赞曰:“万历五彩,草昧初开,往往显其拙相,……皆非寻常匠手所能几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