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能够统一天下,除了有商鞅变法,还和一个人密不可分的,中国历朝的变法,大都会夭折,变法会遇到守旧势力的反对,这种势力不会因为第一代君主的退场而消逝,他会持续到好几代,秦国能够战胜六国,是由于他的变法一直持续了下去,根植在每一个人的血液之中,而这个让新法一直持续下去的人,就是秦惠文王,他是在自己的仇人商鞅的帮助下夺得王位,最后反而杀了自己的商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惠文王是是秦孝公的儿子,年幼之时被立为太子,商鞅在变法的过程之中,遇到重重阻力,面对守旧势力的阻挠,商鞅采用铁腕手段,对待任何违反新法的人,会根据制定的刑罚予以处置,而这个年幼的太子受人蛊惑,挑战新法。

嬴驷年轻时,在守旧之人的鼓动之下,反对商鞅变法,他故意杀人触犯了大秦律法,当时对于商君而言,是一个难以抉择的事情,放过太子,使得商鞅所颁布的法令失去了公信力,对刚取得一点成效的法律而言,会瞬间夭折;处罚太子,他可是未来的国君,在这艰难之际,秦孝公出面,对待太子犯法,他将他的两个老师分别处以墨刑和流放,同时废立嬴驷的储君之位,将他贬为庶民,从此开启了一个储君到平民的流放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嬴驷在流放期间,感受了民间疾苦,在流放期间,他游览了秦国的山川土地,正因为他的流放,秦国再有没有人敢挑动反对新法,同时他见证了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逐步走向强大的历程。商鞅的变法,使得秦国逐渐强大了起来,收复了秦国几代君主都没有收复的河西地盘,一雪了秦国几代的耻辱,这为他后面坚守新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流逝,秦孝公的年迈,对于君位继承人的问题犹豫不决,毕竟嬴驷是嫡长子,在这个时候,商鞅出来为嬴驷求情,通过多次与嬴驷沟通,使得秦孝公同意立嬴驷为储君。秦孝公逝世后,嬴驷顺利地继承了君位,史称秦惠文王。

他登基以后,之前反对变法的人开始活跃了起来,纷纷起来污蔑商鞅造反,同时商鞅在秦国的民声太大,使得人们只知道有商君,不知道有秦惠文王,自古道功高震主,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秦惠文王找了个借口,对商鞅实行车裂,一代变法权臣就这样落幕,但是秦惠文王还是依照商鞅之法实行了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惠文王在位期间,也展现了他的政治才能,他先是杀了商鞅使自己的威望提升,同时怕留着商鞅一命为他国所用,在处理完商鞅的问题之后,又以诬陷忠良为由,对守旧势力开刀,除掉了公子虔和公孙贾,这样才算真正的完成了权利交接。为了扩张自己的版图,他使用张仪的谋略,采用外交手段,先后骗得六国许多土地,使用公孙衍,成功将整个河西纳入版图,采用司马错的计策,平定了整个蜀地,使得秦国的粮食得到了保证,同时他是秦国第一个称王的人,以前都是称公,他在位期间,为秦国统一六国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秦惠文王生活在战乱的年代,他年轻时所犯的错,给他的处罚从某种意义来说并不是一种处罚,没有真正的游历民间,体会人间疾苦,也不会成就他后来的一番伟业,只可惜秦国的奠基者商鞅,功成之时被灭族,使得后人难免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