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化风情<144> | 还记得小时候的那抹甜吗?

年关将近

思乡的情绪也愈发强烈

怀念家乡的美味

怀念小时候逛庙会

尝遍这条街上的小吃

看遍有趣的小玩意儿

依然觉得不够尽兴

尤其记忆深刻的

便是路边支着的吹糖人儿摊

像变魔法似的

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就出来了

吹糖人儿”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技艺,这行当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那时吹糖人儿的糖稀还有一种香味,所以吹糖人的小贩都以“香印”作为叫卖声。到了宋朝,赵匡胤做了皇帝,“印”与“胤”同音,为了避讳皇帝的名字,吹糖人儿的只好以打小铜锣来代替吆喝。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下来,打铜锣就成了吹糖人儿这个行业的标志。

关于“吹糖人儿”的由来还有个故事,说的是,明代朱元璋为了自己的皇位能一代一代传下去,就造“功臣阁”火烧功臣,刘伯温侥幸逃脱,被一个挑糖担儿的老人救下,两人互换服装,从此刘伯温隐姓埋名,天天挑糖担儿换破烂儿。在卖糖的过程中,刘伯温创造性地把糖加热变软后制作成了各种糖人儿,好看又好吃,大人孩子争先购买。在路上,许多人向刘伯温请教学习吹糖人儿的方法,他便一一教会了他们,于是,这门手艺就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到了现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糖人:孙悟空、猪八戒

吹糖人儿这项技艺,是谁,什么时候传到了保定,还是保定的能人自己创造出来的,不得而知。但从莫里逊拍摄的孩子手中的糖人儿来看,这个行当在保定早就存在了。保定“吹糖人”的设备比较简单,主要有糖稀、一个带架子的长形木柜、一只小火炉、一个小铁锅、一把盛糖稀的小勺、若干做燃料的木头渣和粘糖人用的竹棍或芦苇秆,这就是全部家当。原先这些东西他们用扁担一挑就开始了四处奔波的生涯。现在交通工具发达了,有的骑上了自行车、摩托三轮车,还有的开上了小面包车,使原先很土的老行当也跟着时尚起来。在他们使用的东西中,糖稀是“吹糖人儿”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为了降低成本,保定吹糖人儿的都是自己熬制糖稀,并且有着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做糖稀的原料是大麦和小米,一般来说100斤大麦配20斤小米,先把大麦用水浸湿在缸或盆中存放,等发芽后捣碎成浆,把蒸熟的小米放到大麦浆中一起搅拌均匀,再放开水60斤装进有滤孔的罐内进行两个小时的发酵,把滤出的汁液倒到锅里用小火慢熬,还要随时不停地搅拌,当看到里边的浆液粘稠发黄时,便熄火放入缸中,吹糖人儿最主要的原料就熬制成功了。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保定大街小巷和庙会大集上时常能看到吹糖人儿艺人的摊点儿,他们把糖稀用小火温在火炉上的小铁锅里,使糖稀总保持着一定的温度和软度,先吹出几个糖人儿样品,用芦苇秆插在长形木柜架子上钻的小孔中,作为招揽生意的幌子。有人来买糖人儿时,艺人便根据顾客的要求,用搅棍挑出核桃大小的一块糖稀,放在沾满滑石粉的手上揉搓成黏合无缝的圆团,用右手中指在上面捅个小洞,捏起周边的糖稀把洞封死,使原先的糖稀变成了一个外边严密里边空洞的圆球儿,双手从球的中间轻轻向两边拉动,当中就会出现一根越来越细的糖稀管,这时艺人会迅速从中折断,把细的一头含到嘴里,边吹边在另一头的糖稀上用手捏揉,随着他手的不断捏、抻、拉、拽,嘴、冠子、腿和爪子、尾巴就一一地变幻出来,转眼间一只活灵活现的大公鸡就出现在了艺人的双手之间。他拿笔把鸡冠子描红,在鸡身上画上绿色的羽毛,再用芦苇秆往鸡肚子底下一插,一只“糖人儿”公鸡就大功告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吹糖人儿:老鼠偷油

“吹糖人”主要靠的是嘴吹和手捏的巧妙配合,主要有挑、断、揉、盘、拉、包、捏、摔、抻、拽等手法,凭着心灵手巧吹糖人的艺人可以随机应变地塑造出各种各样的形象来,有金瓜、石榴、桃子、鸡狗、元宝灯笼、寿星、和合二仙、渔翁樵夫、文人武士、宝剑、龙凤、麒麟、飞鸟、罗汉、财神、寿星、狮子、宝塔等等。最惹孩子们喜爱的是“孙猴子”,艺人把“孙猴子”做好后,还要在猴背上敲一个小洞倒入一些糖稀,再在猴屁股上扎一个小眼儿,让糖浆慢慢地流出来,下面用一个小江米碗接着,可以用小江米勺舀碗里的糖稀吃,直到糖稀流完或冷却不流时,就连“糖人儿”孙猴子以及江米碗、勺一块吃掉。这套“糖人儿”保定的艺人给它起了个很逗的名字叫“猴拉稀”,工艺比较复杂,也最受孩子们欢迎,所以价格比起其他“糖人儿”来要贵一些,但前来购买的还是大有人在。

“吹个孙悟空”“我要个猪八戒”“吹个黄鼬拉鸡”,孩子们围着吹糖人儿的师傅争先恐后的嚷着。在此时孩子们的家长也会毫不吝啬,鼓励孩子自己挑选自己最喜欢的糖人儿,这是保定各地庙会大集上经常能够看到的情景,似乎没有了它这庙会、集市就会失了热闹和色彩。糖人儿做好后孩子们的家长会当即拿出手机来拍张照片,又好玩又时尚。这项经年日久的老行当也和现代科技结合了起来,好像悄悄地告诉人们,只要老百姓喜欢的东西,它就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