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名援满队员受到表彰
2021年12月29日,呼和浩特市疾控中心举行温馨的仪式,欢迎从满洲里一线凯旋的刘小平、田月英、秦圣洁、李晓娟、谢天祥5人。他们中有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有刚刚加入党组织的90后。在这场等不了、输不起、必须胜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们鏖战近20天,最终不辱使命,载誉而归。
奔赴满洲里支援流调工作
在欢迎仪式上,刘小平、田月英、秦圣洁、李晓娟、谢天祥被授予荣誉证书和奖章,以表彰他们在抗疫一线的突出表现。
2021年12月2日,呼和浩特市首支卫生系统流调队伍驰援满洲里。这支队伍包括呼和浩特市疾控中心5人、旗县区疾控中心15人,由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刘小平带队,赴满洲里执行流行病学调查任务。
到达满洲里的第二天,队员们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46、363、206”,这组被田月英牢牢记住的数字,分别是流调十二组在满洲里期间调查的确诊病例、排查密接人员、次密接人员数量。12月3日,田月英被编在满洲里市第十二流调组。十二组由来自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呼和浩特市、武川县、托克托县疾控以及呼伦贝尔市公安分局的10人组成,队员们没来得及寒暄就投入到工作中,无需指挥,却井然有序,各司其职,配合默契。
田月英说,完成一份流调报告,需要与患者电话沟通数十次之多,所以每天工作结束后,队员们都是口干舌燥。封锁下的满洲里,流调以电话沟通为主。面对调查对象的焦虑不安、配合度低等情况,流调队员们还要充当“心理疏导员”,耐心沟通之下,很多感染者由被动回答转为主动提供线索,全力配合流调工作。
到满洲里后,流调队成立了临时党支部。重温入党誓词,让秦圣洁内心澎湃。她告诉记者,在一线的誓言,更让自己深刻体会到: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抗疫工作中,队员们牢记党员身份,人人都做到了勇挑重担,事不避难,恪尽职守。
李晓娟在满洲里紧张工作
90后党员勇担重任
李晓娟是这次援满流调队中最年轻的成员,1998年出生的她2021年8月份参加工作,也是当年刚转正的新党员。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就遇上呼和浩特市出现疫情,李晓娟被调到单位的流调组和调度组,积累了一定的流调工作实战经验。这次召集援满队伍,李晓娟第一时间报了名。
虽然工作经验不如前辈们丰富,但李晓娟用十二分的细心投入,很快便适应了新的挑战。在满洲里的工作中,李晓娟印象最深刻的是调查一名发病早、发现晚的确诊患者。这名患者在确诊前接触的人较多,对他的流调投入了好几名工作人员,最终确定了100多名密切接触者,并及时进行了隔离。
90后的谢天祥,也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党员,满洲里的经历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回忆。组内的同事帮助了他很多,教给他很多流调的技巧,而后方同事的支持与鼓励,更让他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感受到温暖。
来自全区各地的疾控人汇聚满洲里,与当地工作人员协同作战。虽然彼此并不熟悉,但大家的决心一样、干劲儿一样,近20天的工作压力很大,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当地政府和群众也给了他们最大的支持,大家众志成城,取得胜利。这份精神财富,会鼓舞所有援满队员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全力以赴,不胜不归。
一线许下的生日愿望
在满洲里期间,流调队员们每天平均工作14个小时,最多时要工作20个小时。作为呼和浩特市援满流调队临时党支部书记、队长,刘小平每天除了本职工作,还要负责协调队员们的衣食住行,因此工作更加繁忙和琐碎。
2021年12月15日是刘小平58岁生日,这天他像平时一样忙碌,21时许才回到酒店。一进房间,刘小平看到队员们都挤在这里,小桌子上摆满了当时能买到的一些小零食,一根蜡烛就插在零食堆上。队员们还想办法弄到一只烧鸡和一碗面。大家拍手唱起生日歌,刘小平双手合十,许下生日愿望——希望队员们都能平安回家,希望满洲里疫情早日解除。
虽然满洲里最低气温已经达到零下30度,但刘小平和队员们心里都是暖暖的。自1986年参加工作,刘小平从事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已有30多年。他说,每次大疫面前,疾控人总是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为保护人民健康生命安全任劳任怨、默默奉献,这就是疾控人的家国情怀。这次“援满”任务,无论是老职工还是年轻人,都经受住了巨大的考验,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大家都是好样的!
最让刘小平欣慰的是,经过各部门防控人员的日夜奋战,以及满洲里防控指挥部采取的有效措施,满洲里疫情得到有效遏制,2021年12月26日23时,满洲里市全域降为低风险地区,自己的生日愿望实现了。
欢迎仪式后的第二天,从满洲里归来的5名疾控人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继续为首府的防疫工作忙碌着。面对严峻的防疫形势,疾控人作为“侦察兵”,一刻都不能松懈。文·摄影/北方新报正北方网首席记者 查 娜
满洲里一线的流调队员们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