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正在积极争取拓展自贸区实施范围,佛山三龙湾有望纳入广东自贸区联动发展区。
广东自贸区五年规划发布
中国已设立21个自贸试验区,面积占国土的4‰,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17%,在进出口业务、投资、税务等领域是改革开放实验田。10月18-20日将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首届大会上,自贸区建设列入讨论话题。
中国 (广东) 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 “十四五” 规划近日发布,为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是统筹抓好广州南沙新区、深圳前海蛇口、珠海横琴新区三大片区建设,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的行动纲领。
广东自贸区实施范围116.2平方公里,涵盖三个片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60平方公里、深圳前海蛇口片区28.2平方公里、珠海横琴新区片区28平方公里。
《规划》明确提出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推动设立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建成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大湾区高品质消费新中心、国际航运枢纽和金融开放创新试验示范窗口。
自贸区十三五成就
回顾2016-2020年,广东自贸区积极开展首创性、差异性、系统性改革创新,在投资开放、贸易便利、金融创新、粤港澳合作、政府管理体制等领域,形成了584项改革创新成果。其中41项在全国复制推广,348项在全省复制推广,发布了202项制度创新案例,6项成为全国最佳实践案例。
2020年,广东自贸区新入驻港澳资企业2944家,实际利用港澳资72.46亿美元;税收1119.42亿元;新引进34个世界500强项目。
“十三五” 时期,广东自贸区固投超5000亿元,初步构建了以高铁、 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快速交通网络,推进港口群和机场群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对接。
重点建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孵化港澳项目765个、吸纳港澳青年就业1125人,2020年首次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境外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大力引进海外人才,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项目落地南沙,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产学研示范基地落户横琴。
南沙片区坚持创新驱动,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动汽车、半导体及先进装备制造业加速发展集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累计设立高新技术企业475家,集聚2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金融和类金融机构稳步增加落户金融和类金融企业6587家。2020年累计开通114条国际班轮航线,南沙港集装箱吞吐量1721.68万标箱,商品车吞吐量达到116万辆。位列全国第二大平行汽车进口口岸,全国最大国际邮轮母港开港运营邮轮,出入境旅客量居全国第三。
前海蛇口片区以金融业为重点,打造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各类金融机构集聚地。2020年底累计注册金融企业44060家,占全区企业总数的29.14%,金融业注册企业增加值占比达56.27%。建成华南地区唯一集“海、陆、空、铁”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邮轮母港,注册科技型企业23644家,占全区企业总数的15.63%,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的85.69%。
横琴片区聚焦特色产业,科技、金融、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推动科技创新、特色金融、医疗健康、跨境商贸、文旅会展、专业服务等六大产业集聚发展。累计设立高新技术企业319家、省级创新平台22个,189家医药企业入驻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20家澳门跨境金融机构入驻,实有金融和类金融企业5620家,备案私募基金1373只,管理基金规模4021.89亿元。《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建设方案》获批,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累计接待游客超过8000万人次。
交通未完善、产业人口少、居住人口少,是目前南沙、前海、横琴的三个大问题。
自贸区十四五规划要点
【战略定位】
引领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
世界级的贸易链接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先导区。
【发展目标】
制度创新高地作用更加凸显;
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粤港澳协同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肇顺南城际+中南虎城际,是塘厦-南沙-顺德-高明-端州新轴线:湾区横轴,打通赣深高铁、广深城际、东莞2号线、穗莞深城际、广深港高铁、广珠澳高铁、广州18号线、深茂铁路、南沙港铁路、广珠城际、佛山3号线、广佛江珠城际、佛山2号线、珠肇高铁、广湛高铁、深南高铁、广佛肇城际。
湾区横轴、湾区纵轴交汇于万顷沙,深莞广佛肇珠中江,有望在湾区中心形成合力。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新突破;
培育发展现代海洋产业。
【打造国际化城市新中心】
加快轨道交通网络建设;
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
完善三个自贸区路网体系;
推动海空港基础设施建设。
展望2035年,广东自贸区全面形成要素自由便利流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高效统筹、规则制度机制与国际高标准有效衔接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建成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集聚、具有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成为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广东自贸区,需要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扩大开放,加快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
南沙未来重点是科学中心大装置
【开放转变新措施】
1、推动全面放开澳门单牌机动车便利出入横琴。
2、支持南沙加快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
3、深入实施粤港、粤澳联合创新资助计划,加强与港澳高校在合作办学、人员互访、学分互认等方面的合作。
4、提高外国人才签证含金量,给予持证人免办工作许可权益。
5、打造金融开放创新示范窗口,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投资者在区内依法申请设立持牌金融机构。
6、进一步扩大对港澳服务业开放,深化在医疗、 法律、 教育、 建筑、 文化、 电信、 旅游等服务业领域的合作。
7、加快推动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建设,为在区内工作、投资和创业的外籍人才提供出入境、停留居留和永久居留便利。
8、吸引一批生物制品、 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 免疫细胞治疗、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 精准医疗、 微生物基因组与合成生物学等生物技术企业落户区内。
9、打造湾区文化会客厅。集聚城市新中心功能和要素,加快建设文化交流中心、剧院、博物馆等文化设施。打造具有独特文化特征、多元和以人为本的城市客厅,形成片区各具特色的城市形象,创造未来城市新标杆。
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交通图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枢纽
在6-7年内实现轨道交通密集覆盖,南沙大片待开发土地将得到资金青睐,前海的深港合作将更加深入,横琴的粤澳合作将更加容易成功。目前,深港紧密谋划前海-洪水桥-大屿山的“港深西部快速轨道”。珠海到深圳耗时久、效率低,大湾区要尽快建成环湾轨道:前海-南沙-横琴-前海。
《广东地理》观察,未来5年深圳资金、人才、产业大量进入南沙,或是南沙崛起的重要支撑。广深磁浮铁路有望在南沙设站,让南沙与深圳香蜜湖15分钟内连接的快速通道。
1、完善海陆空铁多式联运网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的集疏运体系,促进粤港澳机场港口群货物便捷高效流动,加快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5G 智慧无人码头、广州南沙港铁路建设。
2、加快建设现代轨道交通运输体系,集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 (郊) 铁路、地铁于一体。构建互联互通的快速轨道交通网,完善广东自贸区直达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打造珠澳高铁枢纽。推动与澳门轻轨便捷换乘,探索 “一票式” 联乘和“一卡通” 服务,支持澳门融入国家高铁网络。
3、完善现代化航运服务制度体系,深化 “中国前海” “广东南沙” “广东横琴”船籍港制度改革,争取放宽国际船舶在区内的注册条件和业务范围。
珠海四个交通项目规划
4、珠江口西岸轨道交通中心正在形成。2021年9月23日,珠海市轨道交通局组织开展4个项目方案研究课题,发布询价邀请函,包括《珠斗城际线站位方案研究》、《广佛江珠城际珠海金湾机场至珠海中心站段线站位方案研究》、《深珠高铁预可行性研究》、《广珠城际珠海段及珠机城际公交化运营实施方案》四个项目。
深珠高铁是联系澳珠极点与港深、粤东的重要通道;广珠城际珠海段及珠机城际公交化运营,实现城际和地铁双重功能;广佛江珠金湾机场至珠海中心站段促进金湾机场、金湾区与鹤洲之间快速联系;珠海唐家至江门斗山城际,助力鹤洲打造综合交通新枢纽。
《广东地理》观察,深珠高铁、广佛江珠(珠机城际北延)已经列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中,或在2025年内开工建设。
珠海中心站一站到横琴
5、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广州地铁18号线南延线)是广州地铁干线,92公里联系三市,全线投资估算609.29亿元,拟设22个站,Y型布局。其中珠海段投资213.52亿元(其中工程款141亿元)。
南沙新建2个站:十一涌(预留)、十六涌;中山拟设12站:香山、马鞍岛、翠亨新区南站、火炬东(预留)、火炬、张家边、中山、岐江新城、石歧、兴中、南朗东、翠云路站;珠海设8个站:珠海北、后环、后环东、唐乐(唐家湾)、香洲、柠溪、北岭、拱北口岸。
车辆段一个设在支线的中山站东侧,一个设在主线的珠海北站北侧(预留深珠通道公路线位)。
横琴未能直连前海
新阶段片区功能定位
南沙片区
提升枢纽功能,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国际人才特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打造联动湾区、面向世界的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
前海蛇口片区
联动香港建设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高端航运服务中心、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横琴片区
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推动粤澳两地规则衔接,打造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平台、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丰富实践新示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