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档案:

傀儡湖位于我市西部,阳澄湖东侧,是我市最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全湖面积6.73平方公里,总水面面积约1万亩,蓄水量约2200万立方米,水源水质常年保持在地表水Ⅲ类水标准。2009年,我市启动实施昆山市第二饮用水源——长江引水工程建设,形成了长江和阳澄湖傀儡湖“双水源、双促进”的供水局面。目前,傀儡湖水源约占昆山原水总量4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季轮回,隆冬又至。冬日的傀儡湖依然有着别样的灵动和秀美,作为昆山城区最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在多年精心呵护下,傀儡湖水草丰茂,天然的野趣让这里成为一片清新幽静之地。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黑天鹅在粼粼水波中嬉戏追逐。这片美丽辽阔的饮用水源地,涵养着城市生态,也滋养着城市中的每一个人。

十大修复工程

全面恢复傀儡湖水源生态

每隔几天,昆山市傀儡湖饮用水源保护站副站长徐钧和同事都会来到傀儡湖边,沿着岸线一路巡查。“2022年,我们计划在阳澄湖连接傀儡湖的取水口打造一片人工湿地,设置蓝藻过滤装置等,进一步提升源头水质。”徐钧说,和傀儡湖打了20多年的交道,亲眼见证了它在一年年的治理中悄然蜕变。上世纪60年代中期,傀儡湖有大量围湖养殖和临湖建窑,湖底严重积淤,加上工业、生活污染,湖面积急剧缩小,蓄水量也不断缩减,水质几乎丧失了使用价值。“当时湖面面积仅为6400亩,蓄水量不足800万立方米。”徐钧回忆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保护水源地,让百姓饮水无忧,1998年开始,我市启动傀儡湖退渔还湖工作,2002年起全面实施傀儡湖水源生态保护工程,并将其列为市政府重点实事工程,每年划拨专项资金用于水源地保护和水生态修复,通过搬迁庙泾河沿岸农宅工厂、退渔还湖、拆除堤埂围堰、清除湖底淤泥、修筑环湖大堤、封闭隔断水源地、建造引水箱涵、营造人工湿地、种植防护林带、实行生态养殖等十大生态修复综合措施,全面恢复傀儡湖水源生态,累计建成环湖人工湿地16.08公里,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14.84万平方米,营造环湖、沿河防护林带18公里,种植林木19.2万株,完成清淤136万立方米,傀儡湖和周边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水源水质大大提高,水质各项指标全面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06项指标要求,蓄水量也从800万立方米增至2200万立方米。傀儡湖成为我市不可替代的天然“净化池”和绿色“蓄水池”。2014年,我市顺利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工作,傀儡湖成为第一批通过江苏省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的水源地之一。

长江水+傀儡湖

构建“双保险”供水模式

经济发展让昆山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日益繁荣,人口也随之增多。如何确保全城百姓的饮水安全?我市探索并实践出一条具有昆山特色的“双保险”供水模式。

打开自来水龙头,其“血液”中流淌着傀儡湖和长江的“基因”。昆山市傀儡湖水源生态保护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庞晔告诉记者,在实施傀儡湖水源生态保护工程的同时,我市超前规划,加紧开辟长江第二饮用水水源地。2011年春节前夕,长江水和傀儡湖水一起,流进了昆山千家万户,为全市市民构筑起了“水源可靠、水量充足、水压稳定、水质优质”的供水保障体系,构建起“江湖并举、双源供水”的新格局。庞晔介绍说,目前长江水源约占昆山原水总量60%,最高日供水量104万立方米/日,傀儡湖取水能力为60万立方米/日,有效避免了单一水源的脆弱性,形成了“双水源、双促进”的良性供水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有了源源不断长江水的助力,但记者了解到,这些年来,我市对傀儡湖饮用水水源地的建设和提升工作从未停止。继2014年通过江苏省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后,2016年,我市又实施了西部引清项目,顺利完成庙泾河水源厂取水口西迁工程。同时,因地制宜开展以老城区活水畅流为重点的河道及湖泊连通工程,以及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以实施湖体及入湖河流的生态修复和生态清淤为重点,进一步增强傀儡湖饮用水水源地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

从水源地到水龙头

全过程监管“生命之源”

每天上午8点,昆山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第三水厂厂级化验班班长徐阳就带着他的工具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除了要采集水厂各个工序的水样,每天还要前往傀儡湖上下游取水,一上午要取12个水样,当天将完成238个检测,确保流进市民家里的每一滴饮用水都是百分百安全的。”徐阳介绍说。据了解,早在2007年,我市就开始大面积使用深度处理工艺,成为全国第一个市域范围内实现饮用水深度处理的城市,目前我市三座水厂均采用先进的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最高日供水稳定在110万吨左右。

为了严守全市人民的饮用水安全,我市制定出台了《昆山市傀儡湖水源保护区管理办法》,成立傀儡湖水源保护领导小组,明确市级所属有关部门工作职责,严格落实水源保护区水陆24小时巡查制度,在水源地重点部位安装监控系统,建成29个电子监控点,实施“全方位”“全天候”水质监测,构成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安全保障体系。

漫步傀儡湖边,目光所及,看不到任何的企业建筑和设施,只有粼粼波光和自由翱翔的水鸟相映成趣。记者了解到,在傀儡湖一级保护区内不仅没有与供水设施以及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和设施,也没有任何排污口等会直接威胁饮用水安全的危险源。着眼水源地科学发展,我市还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南京地理湖泊研究所等院校合作,积极开展傀儡湖本底调查及湖泊资源等专项研究,采用以鱼养湖的生态修复手段,系统性、周期性开展科学治湖,稳定提高原水水质和管控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过程的严密监管,让傀儡湖成为城市中最纯净、最安全的一方生态乐园。“最近,傀儡湖也网红’了一把,这里孕育出了3代约12只黑天鹅,它们每天悠闲自得游弋湖中,成为傀儡湖中一道美丽风景。”庞晔指着湖中央数个小岛告诉记者,每年冬季,绿翅鸭、斑嘴鸭、绿头鸭、凤头鸊鷉、小鸊鷉、白骨顶、黑水鸡等诸多物种都会在这里栖息,傀儡湖已经成为它们繁衍栖居的生态家园。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傀儡湖,不仅为昆山市民提供了优质的饮用水源,而且默默保护着城市生态,成为城市中一道流淌的绿色风景线。2019年,傀儡湖成功入选全省首批生态样板河湖并荣获长江经济带最美河流(湖泊)、全省首批“生态样板河湖”称号,成为全苏州唯一同时获得这两项殊荣的湖泊,交出了一份“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的美丽答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亲历者说:

昆山市傀儡湖饮用水源保护站副站长徐钧:自从踏上工作岗位,我就一直从事着与傀儡湖保护有关的工作,从1998年组织开展退渔还湖,到2002年起全面实施傀儡湖水源生态保护工程至今,亲身感受到傀儡湖的历史变迁。我和同事们还将一如既往做好水源地防护和生态修复等项目建设,为全市人民守护好这片水域。

昆山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第三水厂厂长陈旭升:1965年,昆山第一座水厂——玉山给水站在玉峰山东麓建起;1992年,泾河水厂建成;2002年至2010年,泾河水厂三、四、五期建成。工作30年来,我见证了昆山水务工作的提升,见证了昆山水质的改变,感受到百姓在用水安全上越来越高的幸福感,作为水务人,我与有荣焉,也将继续做好水务工作,为保护昆山碧水清流贡献力量。

融媒体记者 | 张欢 程亦玮 李雅文 陆恒 袁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