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压力繁重的情况下,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天气一冷,就更容易懒散消极,什么也不想做,甚至感觉生活没意思。实际上,身体出现抑郁的情况可能是因为缺乏维生素D。

众所周知,维生素D是补钙和健骨的必需品。但调节情绪也是维生素D擅长的事情。连氏中医儿科发现,维生素D在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方面表现出很多优势,其中包括精神障碍,如抑郁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生发现,很多抑郁症患者体内都缺乏维生素D,越严重的患者其体内含有的维D越低。相反,维D越充足精神状态越好。

进入秋冬季节,维生素D更是人们经常缺乏的。连氏中医表示,很少晒太阳的人们是缺乏维D的主要原因。人体中大部分维D都需要通过晒太阳来皮肤合成。但是,现在很多上班族、不怎么做户外运动的人们出门时还要涂防晒霜或者打伞,人体与阳光难以“亲密接触”。冬季天气寒冷,人们穿的衣服多,即使不涂防晒霜,皮肤与阳光接触的机会也很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那些在春夏季没有“储存”维D的人,身体更缺少维D。要想知道自己是否缺乏维的D,最好做进行血液检查。连氏中医发现,缺乏维生素D的人往往有这几个典型特征:经常有炎症,或者感染炎症后不容易好;老是感觉累;关节疼痛;四肢无力;肌肉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究发现,缺乏维生素D的人群主要有婴幼儿、老年人和家庭妇女,他们大多受阳光照射不足,吃得少或营养比较单一。还有些患有胃肠道疾病、肾病或肝病的人,也会造成维生素D缺乏。其中,这4类人要特别注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经常晒不到太阳的人

上班期间在办公室的白领、上夜班的人员、经常宅在屋里的自由职业者。

二、经常化妆或涂防晒霜的人

紫外线原本应该与皮肤接触后合成维生素D,但涂抹化妆品或防晒霜会隔离掉大部分。

三、素食主义者

为了减肥或其他原因,现在不吃肉的人们越来越多。但人体适当脂肪的摄入能够促进维D的吸收。

四、高龄老人

高龄老人大多因出行不便而在家中坐或在养老院休养。这类人群经常接触不到足够的阳光。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逐渐减弱,所以这类人群更容易缺乏维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补充维生素D,最实惠又简单的办法就是晒太阳。成年人每天晒半小时到一小时,儿童以及婴幼晒一刻到半小时为宜,老年人可以晒的时间长一点,但不要暴晒。透过玻璃晒太阳的效果很差。因此,最好找个绿化好、空气清新的户外晒太阳。

平时可以多吃富含油脂的鱼类、奶酪、干香菇等。需要注意的是,维D长期摄入量过高,也可能会诱发肾结石、心律失常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