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故事说,一队士兵在经过大桥时,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结果下一秒,大桥剧烈振动,最后解体坍塌,造成士兵伤亡上百人。调查后发现,事故元凶就是共振。共振的威力真的这么大吗?这个故事是真的吗?

故事当然是真的,而且发生不止一次。1831年,英国的布劳顿吊桥(Broughton Suspension Bridge)因为行军步调原因坍塌,幸亏河浅,只有26人受伤,英国陆军为此规定了部队过桥的步伐;1850年,类似的事情发生在法国的安格斯吊桥(Angers Bridge)上,造成226名人死亡。

一开始人们以为是吊桥这种结构有问题,经过调查才发现原因还跟共振有关。

因为共振实在可怕,网上一则河南郸城县光明北校上千名学生锻炼的视频,引起了人们的警觉。视频中,学生在类似大楼的跑道上跑步,一共5层楼,每层楼内都是密密麻麻的学生,并且以比较整齐的步伐跑动。这不禁引起网友担忧:这样做不会引起共振吗?

一、什么是共振?

一、什么是共振?

人们很早就发现了共振,《庄子·杂篇·徐无鬼》记载:“为之调瑟,废(置、放的意思)于一堂,废于一室,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这就是共振现象的早期记载,什么意思呢?

瑟是一种弦乐器(比如吉他也是弦乐器),调好后,分别放到两个房间(堂屋和内室),拨动宫弦则另一房间内的宫音响起来,拨动角弦则另一房间内的角音响起来。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共振。

共振的深层原理是什么呢?我们回到这个例子:宫、角属于古代五音,而五音共有:角、徵(zhǐ)、宫、商、羽五种,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频率,频率可以理解为振动次数。

也就是说不同的弦振动次数不一样,所以它们发出的声音也不同,这种振动次数跟弦本身的物理性质有关,也被称作物体的固有频率。

为何拨动一弦另一屋的也会跟着响起来呢?原因是当物体的固有频率跟强迫振动的频率相吻合后,另一方也会跟着振动起来。这里的强迫振动,就是另一房间内的弦振动引起的空气振动。

如果这个例子不好理解,我们以荡秋千为例。

荡秋千也是一种共振现象,如果推秋千时,不按照秋千摆动的节奏来推,秋千就越荡越慢,甚至停下来,当掌握节奏,在荡到最高时推秋千,它就会越摆越高。换言之,当秋千本身节奏和外界推动节奏一致时,振动(摆动)的幅度就越来越大,这就是共振现象。

二、上千名学生集体跑步会跑塌楼吗?

开头例子中桥塌,就是因为士兵行走产生的振动,跟大桥本身的固有频率一致后,大桥振动幅度加剧,最终超过结构的承受能力,最终崩塌。然而事实上,这也是很多故事忽略的细节:共振只是桥塌的原因之一。

经过调查,安格斯吊桥的主吊缆存在腐蚀,当时还是雷暴天气,风也成了助推手之一,所以吊缆在共振作用下最终断裂,酿成惨剧。

类似的,英国的布劳顿吊桥有螺栓出现故障,而且英军在过桥时,发现桥在振动后,第一时间感到的不是恐慌,而是有趣,有人还高兴地吹口哨,甚至故意向着步伐一致的方向踩踏,最后自食其果,掉进河里。

回到河南郸城县光明北校上千名学生跑步的事件里,先放出结论:基本不会产生跑塌楼。下面分析原因:

首先是学生步伐看似整齐,实际上每层楼的学生跑动的方向都不一样,而且学生跟训练有素的士兵相比,还差得远,所以还达不到引起共振的程度;

其次,即使引起轻微共振,也会被大楼自身吸收,除非是像地震这样强烈的振动引起的共振,一般的振动大楼自身都会吸收,大楼自身结构会产生类似阻尼的效果,好比推秋千撞到海绵上一样;

最后,大楼的固有频率低于吊桥的固有频率,一般4、5层大楼每秒振动1次左右,大型吊桥每秒振动1/6次,而一般人跑步每秒明显不止跨一步。也就是吊桥更容易跟步伐节奏一致。

况且,大楼也不存在损坏现象,综合来看,学生跑步基本不可能损坏大楼,而且大楼本身就设计成跑道,当初设计人员也会考虑到这些问题,进而从设计上杜绝。

三、如何避免共振的危害?

三、如何避免共振的危害?

以上共振都属于机械共振,而避免机械共振,是每个建筑和桥梁建设时的主要关注点。一般有3种方法。

第一种是针对地震引起的共振,因为地基下的岩床也有固有频率,所以设计时,就不能让楼房固有频率接近下方岩床的固有频率;

否则会出现:一座楼被塌,周围的楼却完好的现象。

第二种是针对风引起的共振,比如高达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就内置了调谐质量阻尼器,也就是楼上挂一个用计算机控制的大铁球,当大楼被风吹得摆动时,就让大球反向运动,减少大楼摆动幅度;

第三种是建筑本身的结构或连接方式形成的阻尼,也就是物体形变后,更能快速回到原来的形状,比如虎门大桥,因为改变结构造成阻尼等改变,进而产生随风波动的现象。只要恢复结构,共振现象就会改善。

总结,有些故事在传播时,省略了一些细节,造成我们对物理现象错误的理解,真实情况或许比故事更加复杂。我们考虑到的问题,设计人员会提前安排好,所以这一点无需担心。不过,这种怀疑的态度很值得鼓励,这也是科学进步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