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甘肃省质量大会在兰州召开。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忠习表示,通过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等措施建设质量强省,同时严格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甘肃在103家政府质量奖企业及大中型企业率先设立首席质量官制度。此举,将为企业引入一种全新的质量管理制度,以专业的检验水准、专门的高管控制,对企业从原料进厂、产品生产、出厂检验层层把关、“铁面”监督,让不达标的产品不出厂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甘肃省质量大会召开 马计 摄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甘肃全力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全省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各项指标,都得以有效提升;评比多年的甘肃省政府质量奖,作为省政府在质量管理领域授予相关组织和个人的最高奖项,以其显著的激励机制,极大地促进了企业质量管理创新,在全社会弘扬了先进质量理念。

在此基础上,为创新质量强省的体制机制,严格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首席质量官制度出台了。

首席执行官(CEO)、首席财务官(CFO),这些称谓人们都耳熟能详,而首席质量官(Chief Quality Officer,简称CQO),却大都有些陌生。实际上,作为落实企业主体质量责任、设立对企业质量安全工作全面负责的质量主管人员,早在2009年,江苏省南通市就率先推行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将其作为质量强市的重要方略。随后的2012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大中型企业中推广首席质量官制度,以此为抓手,推动行业龙头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不断提升质量发展。甘肃虽方才推行这项制度,但狠抓质量是促进企业进步、推动省域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什么时候实行这项制度都不晚。

既然是“官”,首席质量官自然要当好企业质量水平提升的引领者、质量攻关的主导者、质量优劣的把关者和质量文化的倡导者,职责所系,在实际工作中应有毋庸置疑的建议权、监督权、把关权和否决权。当然,按照权责对等原则,企业如果发生质量安全事故,首席质量官首先脱不了干系,要成为第一责任人。如此看来,首席质量官位高权重,责任也重。要履行好职责,就要精准把握本行业的产品质量标准,在产品研发、制造、销售的全部环节,严格履行监督义务,完善全面质量管理,进而以品质过硬的产品,锻造企业的竞争力。

甘肃首批设立首席质量官制度的企业能够荣获省政府质量奖的殊荣,能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足以说明其已形成相对完善的质量监管制度。在它们中设立首席质量官,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质量管理上水平、上台阶。

相信任何一家希望基业长青的企业,对设立首席质量官都是欢迎的。只是,好的制度要切实发挥作用,则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制,以防制度走偏。对于首席质量官来说,至为关键的是要保障其对质量安全的一票否决权。这项权力若被架空,首席质量官不能理直气壮地对不符合规范的行为说不,这一职位也就失去了设置的意义。

对此,不乏反面例证。比如,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初衷在于防止控制股东及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损害公司整体利益。但在实践中,少数独董“不独不懂”,对控股股东唯命是从,拿钱不管事,彻底沦为花瓶、摆设,成为舆论诟病的对象。同理,首席质量官要成为把控产品质量的“铁面判官”,就必须赋予其不受外界干扰的一票否决权,令其拥有不受其他因素制约的正当权力。这除了要求质量官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刚正不阿的品德,还应从制度规范上,令其与企业本身的经济利益切割开来,成为独立、专职、专责的岗位。

无论如何,甘肃设立首席质量官制度,都是大好事。甘肃质量强省建设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协同推动、共同努力。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就一定能汇聚起质量强省的磅礴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