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对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已成为迫切需要。

不断强化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通过制定宪法、法律的方式把执政党的意志和人民的意志变成国家的宪法、法律,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始终对宪法和法律保持敬畏之心。特别是司法机关作为法治建设的生力军,必须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坚定法治信仰,切实解决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更好地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发挥好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的作用。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更好地发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在治国理政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这也是强化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的重大举措。法律体现的是底线道德,法律不能自动生成,法治不能自动发挥作用,立法、执法、守法整个过程的有效运作离不开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表明,良好的道德风尚既可以减少各种矛盾纷争、净化社会环境,使司法机关能够集中精力解决一些重大疑难案件,又可以使法律的实施得到广泛的道义上的理解与支持,减少法律实施的阻力。引导全体公民切实增强法律意识、道德意识,依法行使权利,主动履行义务,做到知荣辱、明善恶、重品行,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维护法律权威。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多形式推进,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宪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宪法意识。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通过宣传把宪法精神内植于心、外践于行,引起到群众主动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严格遵守者、自觉运用者、坚定捍卫者,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