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这是南北朝时期《南岳记》中的一段记载,也是岳麓山名字的由来,此山初显于古生代,在中生代时期慢慢成型,最终在新生代时期得到长足发展,已经三亿岁的高龄了。
古时候岳麓山并列与南岳七十二峰中,是南岳衡山的余脉,史称“灵麓”。位于千年古城长沙湘江两岸,千年文化底蕴,处处是文化古迹,钟灵地秀的风水宝地,遍地名人墓葬,兵者必争之地,满是革命纪念遗址。
麓山景区系核心景点有岳麓书院、爱晚亭、麓山寺、云麓宫、新民主学会等。岳麓山南接衡岳,北彼洞庭,西临茫茫沃野,东瞰滚滚湘江。
宋代时候摹刻的“禹王碑”,上面的古篆字极为奇特,分成9行,一共77个字,根据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记载,“禹登衡山,梦苍水使者,投金简玉玉字之书,得治水之要,刻石山之高处。”意思大概是4000多年前的洪荒时代,大禹治水,途径南岳,在立山巅而观地貌,特在岣嵝峰上立下一块碑,记录治水的要点。
后宋朝嘉定五年,何致游玩南岳的时候,在岣嵝峰看到这块碑,并摹得碑文,过长沙时请人翻刻于岳麓山巅。再到明朝的时候,长沙的太守潘镒,把碑文拓印后传往各地,从此禹碑名声鹊起。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禹碑,据说出处都在这里。
当睡前故事传送的大禹治水的故事,连孩子们都知道“七年闻乐不听,三过家门不入”,励精图治,疏通河道,最终克服千难万险制服洪水,这块碑不仅承载着大禹治水的功绩,更是岳麓山古老文化的象征。
这么有名的岳麓山当然不可能只有这一块石碑,还有一块同样闻名天下的石碑,就是麓山寺碑,也称作“三绝碑”,指的是文采绝,书法绝,刻工绝,很多书法名家都有借鉴此法,比如,苏轼,米芾,赵孟頫,更有许多文人墨客猜词为其咏赋,比如宋代的张栻、明代的李东阳。
岳麓山作为天下学子云集之地,且宋代重文轻武,更是有一个著名的湖湘学派的创始人胡寅怒斥奸臣的故事。
面对金兵的不断南侵,当时把持南宋朝政的奸臣秦桧畏战,一再妥协退避,胡寅对国家现状忧心忡忡,心急如焚,对秦桧这等祸国殃民的国贼更是深恶痛绝,辞官归乡,在一次游览麓山寺的时候,得知刘旦来到湖南做官,非常愤慨,就在墙壁上大写“是何南海之鳄鱼,来作长沙之鸟。”
岳麓山地杰人灵,历史文化遗产众多,值得花些时间好好探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