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七一”重要讲话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不断思考,伟大建党精神如何在教师中进行继承和弘扬?我应该怎么理解建党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并且在实际工作中践行和传承?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教育工作者所从事的事业就是传播真理的事业,如何能够把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真理教给我们的下一代人,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认识真理,从万千信息中用慧眼甄别,特别是在如今的网络时代,信息量激增的背景下,我们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多识”,而且要“多智”。要有“吹尽黄沙始到金”的耐心。善于思考,提炼,并且坚定不移地维护真理,相信真理,才能做生活的智者,历史的明哲。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践行初心可以和坚守理想结合起来讲,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守住初心就是守住了理想。扪心自问,我们做教育的初心是什么?是育人;我们的使命是什么?还是育人,培养一代可以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接班人,这既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我们的使命。不论时代、环境如何变迁,我们只要抓住育人这条主线,我们就是守住了教育人的初心,我们就可以担当教育人的使命。但是,育人二字,却是有着沉甸甸的责任和分量,用德行感染人而不是用权威压制人,用综合素质评价而不是用学业成绩排队,用未来眼光考量而不是用此刻表现定义。这些话,知易行难,却是育人的准确注解。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这两种精神看似和教师无瓜葛,但是引申在教育中其实蕴含牺牲和奉献之意,作为党员教师,我们要牺牲很多东西,比如和家人相处的时间,比如健康的身体,但是我们得到的也是常人难以得到的桃李回报的幸福。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冲锋陷阵才使我们的党永续光芒;今天,也需有无数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教育工作者,筑起教育大业的脊梁。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对党忠诚,首先要了解党的宗旨,即一切为了人民,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忠诚不是大话空话,不是口号,不是标语,也不是抽象的道德,而是一种坚贞不渝的信念,一种奉献一切的追求。所谓“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其实就是“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通过所有为人师者的努力,让党的教育事业更加优质,更加惠民,这是人民群众对于教育的期许,对于教师的期望。“不负人民”就是不负人民的期待和期许,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奋斗终生。

弘扬为师之德,致敬建党百年,发扬伟大精神,这是党员教师肩上的责任,也是前行的航标。(李歆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