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内与外”:循环之美

太仓市博物馆地下中庭,展示着一艘本地出土的古代海船。经过修复后,船体完整、部件俱全,观众可近距离感触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海船所属的元明时期,从刘家港口到太仓南门外张泾关一线,三十里的长堤码头上往来贸易,外通日本、高丽、琉球等。

“郑和下西洋”七次从这里起锚——这是古代中国从海洋走向世界循环大潮中最精彩的章节。

时光流转,这段太仓历史上最繁盛的流金岁月,深深影响了她的城市基因:封闭的池塘缺乏生机,通海的江河才有活力。

改革开放开启国内经济大循环,沿海地区迅速加入国际大循环的洪流中。一如当年跟随郑和的浩荡船队,太仓出现了“六国码头”,如今,这座江南小城又远涉万里,在德国找到了新时代的“开放之窗”。

近30年来,超过400家德企先后在这里落户,总投资超50亿美元,年工业总产值超500亿元。“中国德企之乡”成了太仓亮眼的城市名片,创造了20多项中国对德合作的第一和唯一。

经历过“六国码头”的番商云集、四海绚烂,太仓以城市底蕴中开放包容的一面,接纳了越来越多的“德国元素”,德式街区、德国餐厅酒吧、德式超市等一应俱全。

当德国面包遇到太仓糕团,当德国啤酒遇到太仓米酒,当德国交响乐遇到太仓江南丝竹,当德国小城的温馨遇到太仓古镇的惬意,当德国的严谨遇上太仓的精致,相隔万里的不同文化,在内核中彼此找到了共鸣,擦出了火花。

德国,似乎成为太仓撬动世界循环的一根杠杆。太仓,则好像就是德国拓展中国市场的一个支点。

经济的交流、循环,提升了太仓的开放指数。文化的碰撞、交融,酝酿出太仓的幸福滋味——海纳百川、通济天下,层次丰富、醇厚绵长。

1980年代,“从国内循环转向国际大循环”构想推动了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落地。而新时代“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格局”则更强调开放的主动性。“双循环”是全新的市场要素配置。“双循环”更是全新的经济空间布局。

40多年来的发展证明,大循环造就了一个时代的幸福,也成就了一个城市的幸福。太仓,必须在新发展格局中更加敞开胸怀,加大开放力度。

既要对内开放,也要对外开放。

数百年前,声名远播的刘家港,既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也是南粮北运的漕运起点,天下粮仓带来的漕运繁荣,让江南文化持久影响着北中国的政经脉动。

如今,太仓集聚31家世界500强、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的同时,还打造了长三角地区人文交流、资源集散的重要“港铁双枢纽”。

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

从刘家港出发,郑和的船队将华夏文明传播到星辰大海,带回的域外文化也在这里登岸。来自伊斯兰地区的苏麻离青,作为描绘用料,带动永乐、宣德两朝走上了明代青花瓷的鼎盛期。

鉴古知今。联合汽车电子太仓公司引入德国博世的先进技术,投用行业领先的高量线,抢占国内新能源市场。但从技术储备走向市场,太仓公司系统解决了600多个技术难题,如今反哺博世,布局欧洲新能源市场。从单向流动到双向流动,“跷跷板”找到了新的平衡点。

“古与今”的一脉传承中,在太仓这片江海交汇的开放热土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对内对外“两个扇面”正在完美互动。

太仓高新区第二小学,1500多名学生中90%是外地娃。学校针对性打造了“百川文化”校园文化品牌,顾名思义,就是要以开放的胸怀融合教育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们。

2021年6月,由24名外地娃组成的校园“百川源源足球队”,在“省长杯”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上一举夺冠。他们都有同一个身份:太仓娃。今年,“太仓娃”更代表“中国娃”,将接受德国足球青训体系的检验。

站在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T”形交汇点上,循环的活力、魅力与影响力正在让太仓以独到的新鲜面孔,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绽放出海纳百川的幸福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