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以来,国内疫情反弹不断点状散发,尤其12月下旬西安持续严重并“封城”。为了有效防范疫情扩散,我院先后设立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3处4批次,集中隔离返扶来扶人员和西安学生共358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淮永强、王金夫妻俩人“逆行”隔离点“并肩作战”,成为疫情防控一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她在前方,他在后方

“我要去隔离点工作,家里的老小你就多操心一些”。2021年8月15日上午,新生儿科护士王金与丈夫淮永强在电话里道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那时起,王金就先后三次参加隔离点工作。在里面,她主要负责隔离人员和工作人员每日三餐的登记、调配及运送工作,每天晚上安排完第二天百十多人的餐食后她才能休息,临睡前她还要回想当天的工作那里做的不足、那里需要改进。当隔离人员提出饮食变化时,她不厌其烦及时与供餐公司对接。晚上接收隔离人员,从将隔离人员领进大门,到信息登记、系统录入、心理安抚、分发隔离用品等,一个流程下来最少需要半个多小时,工作至凌晨是常态,尤其黑夜下活动对她来说别提有多害怕,但她全然不顾,一心只想着早日打赢这场疫情狙击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淮永强是党办的一名干事,具体负责院内宣传牌和标识的制作等工作,琐碎繁杂,每天跑前跑后。但他从去年8月1日我院第一个隔离点建起,就自告奋勇、心甘自愿当“编外人员”,为隔离点物资保障。他每天在干好本职工作之余随叫随到,开着私家车从库房领取防疫物资,从超市、商店、药店采购隔离人员所需生活用品、药品,往返于各隔离点。下班了,隔离点新进几名隔离人员,需要被服,他放下碗筷二话不说驱车运送。半夜,隔离人员血压突高,他被叫醒。周日,好不容易带上孩子出去放松一次,忽然接到通知补充防护服、口罩等。隔离点工作人员每天要进行核酸检查,他下午送采样管,第二天早上取样本管,有时站在凌冽的寒风中一等就是个半小时。两个隔离点化粪池需要次氯酸钠消毒,50斤的大桶一搬就是10多桶,但他不叫苦、不喊累。就这样他一干就是80多天,最多的一天要跑十多次。这80天里是他父亲接送两个孩子上下学、辅导作业,感冒发烧陪着打吊针,而他由于忙,把王金的话纯粹当成了“耳旁风”。

“家里一切都好,你安心在里面上班”,“你开车要注意安全,也要注意防护”。这是淮永强与王金在隔离点交接物资偶然相遇时的相互关照话。

有一种相逢叫“‘狱中’重逢”

“你不能去,王金在里面,两个孩子谁管?”,“我爸妈年轻,身体还不错,他们可以照管,这次让我上吧!”。元月3日,隔离点接到要隔离12名滞留西安考研的学生,工作人员严重不足,淮永强便主动“请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三请求,淮永强最终被批准“夫妻团聚”,并有幸与王金分到一个组。刚进隔离点工作,淮永强心里多少有些紧张,王金就不断的安慰他,并反复指导他穿脱防护服和消毒流程。熟悉工作后,他一手提着两个紫外线灯,一手提着一大袋子垃圾袋穿梭在区域分散的隔离点,消杀、收垃圾,王金则做终末消毒处理。在做好隔离人员心理疏导的同时,他俩还要负责把饭送到隔离人员的手里,并第一时间督促快吃别放凉了。“淮永强,紫外线灯坏了,赶紧去修一下”,“8114房间池浴塞子拔不出来,客人要洗澡,赶紧去看一下”,“是,马上到”,他俩就像经营自己家的旅店一样,热情、周到的为隔离人员提供暖心、贴心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是夫妻,但他俩就像坐“监狱”。按照要求,下班后各自回到各自的房间见不着面,只有上班的时候才能隔着防护服模糊地对望对方。由于淮永强刚进来不太习惯,脱下防护服,脸上、鼻子上留下口罩、护目镜的深深压痕,火辣辣的疼,王金听说非常心疼。为了节约昂贵的医疗防护物资,他俩每次进隔离区前1小时不吃不喝,穿着密不透气的隔离服行走在区域分散的隔离点院子,从1~7号院子、8号楼(一二三层)逐房间收集医疗垃圾和脏床单被套,并按照要求打包,贴上封条,最终再将70多袋的垃圾、被服统一运送至医废暂存点,每天行走数万步,天气虽然寒冷,但7个小时下来他俩防护服下面的衣服全湿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夫妻遇上疫情,淮永强、王金两人是守望相伴的亲人,也是并肩冲锋的“战友”,他们默默地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