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风和日丽,和朋友相约沿黄河一号公路骑行,早上八点出发,一路上边骑边看,属于休闲骑行,新修的黄河一号公路,路面平整柏油黑亮黑亮的,汽车也少,很适合骑行。中午十二点多一点到达目的地山西临猗孙吉镇安昌村。在村民的指点下很容易就找到了仁义巷,只见四柱三梁的石牌坊矗立着巷口,中间的石柱上镌刻着一幅对联,上联是:在历史关头担大益,下联是:为中华民族建奇功。石牌坊东边的墙上是介绍傅作义生平的大幅图文。

傅作义自幼好学,学习扎实。1905年(10岁)入荣河县立小学堂,1910年(15岁)考入太原陆军小学;1908年(13岁)入运城河东中学堂,1912年(17岁)入北京清河镇第一陆军中学。

傅作义l895年6月27日(农历闰5月初5日)生,临猗县孙吉镇安昌村(原荣河县)人。少年好武,先后考入山西太原陆军小学、北京清河陆军中学、河北保定军官学校。参加过山西辛亥起义。北伐战争中,坚守涿州。抗日战争中,战功卓著。解放战争中,北平和平起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水利部部长等领导职务,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曾给予很高的评价。1974年4月19日逝世,享年79岁。

傅作义故居位于临猗县孙吉镇安昌村西部。故居坐北朝南,东西宽6、74米,南北长25、06米,占地面积168、9平方米。现有西房三间,单檐硬山顶,单面坡,土木结构。傅作义故居原有两处建筑。其中,老宅一座,傅作义祖父傅文鼎创建,距今170多年,经三次修复仍保持原貌。新宅三座,傅作义父亲傅庆泰创建于1900年,占地1.2亩,房屋48间,先后用了20年时间建成住进。1938年冬日寇进村后,因挟傅作义长城、绥远抗战之恨,拆了三座新宅,将有用木料全部拉走用于建炮楼,无用的放火烧毁。在群众的保护下,傅作义出生地旧宅免于遭难,得以保存。房屋大门门额砖雕“福临”二字,门洞旁有傅作义生平简介碑,房内有傅作义及其父母和女儿傅冬菊照片。院内存放傅作义祖母及父亲墓志铭。并有民国十七年“仁义巷”残碑一方。傅作义参加革命前曾在此居住。

傅作义故居由傅家院、旧居屋和部分附属景点组成。傅家院建于清道光年间,坐北朝南,东西宽6.1米,南北长24.1米,距今已有170余年。傅作义同祖父母、父母在这里生活了十多个年头。因疫情故居暂停开放,未能进入参观。

傅将军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曾参加过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北平和平解放。1933年率部在“长城抗战”中与关东军殊死战斗,拦住了日寇进军华北的铁蹄;1939年底他率部打响“包头战役”,不久获得“五原大捷”,歼灭日伪军数以万计。

抗战胜利后,在“平津战役”的关键时刻,他毅然率部起义,使古都北京的文物古迹和人民生命财产得到保护。傅作义一生平凡神奇,伟大光彩。坎坷时信仰坚定,逆境中与党同心。他的言与行、功与绩,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内容,更是党史教育的宝贵财富。近年来,省、地、县相关部门先后授予傅作义故居和“傅作义生平”展室为党史、爱国主义、统一战线、德孝文化教育基地。

傅作义堂弟傅作维家,三合小院九间房屋,建于何年考究不清,从建筑材料和模式看,基本上于傅家院的建筑是一个年代,距今也有百余年。年久维修多次,有记载的是1968年将东房3间移到西边,1984年对南房3间(含门楼)和老西房3间进行翻修。2012年按照“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原则,对院内9间房全部进行了翻修,将原东房3间又由西房改建到原址。1957年4月,将军回家乡不惊官、不扰民、不特殊,谢绝当地官员的盛情招待,执意吃住在堂弟家。

傅作义幼时栽植,寓意为立志成材,长大报国,在他和亲友们的精心管护下,树木长势茂盛。1938年冬日寇进村后,因挟傅作义长城、绥远抗战之恨,对全村进行了疯狂地报复性烧杀,这棵树则不幸成了日本鬼子任意迫害村民的“练刀树”、“活人靶”,树身也留下了数计刀伤。半个世纪过去了,这棵百年古槐不仅没有衰枯枯萎,而且更加挺拔昂劲。特别是树身上残留的一处永远不能吻合的刀痕和每天都在流淌的树液,既是日寇侵华的铁证,更是无辜受害人的泪诉。为了牢记这一沉痛的历史,村民们又把“报国树”更名为“抗战树”。1957年4月,将军回归故里,站在树下,对乡亲们英勇无畏的抗日精神给予高度评价,对村民们惨遭日寇迫害深感内疚心愧。当晚,他住在树下堂弟傅作维家的西方,以表迟到的怀念之情。

2012年以来,临猗县委、县政府按照“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原则,对傅作义故居旧宅和1957年4月傅作义回家乡吃住在堂弟傅作维家的旧住屋进行保护性修复,对“仁义巷”、“铜铸像”、“报国树”、“傅家园”、“荷花池”等景点进行开发,创建了“傅作义生平”展室。目前,这些景点和“傅作义生平展”已全部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2014年7月,傅作义故居被中共山西省党史办授予“山西省党史教育基地”。 欢迎留言分享。【黄河湾原创作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右上角关注“黄河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