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曼德丽庄园和曼德丽的天台,就像是完美的丽贝卡与普通的“我”。
【作品信息】
作品名称:维兹卡亚宫的天台
艺术家:约翰·辛格·萨金特
英文:John Singer Sargent
创作年份:1917
原作收藏机构:美国·纽约州·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正文】
[一]
《蝴蝶梦》是英国作家达芙妮·杜·穆里埃发表于1938年的小说。整部小说的叙事都是通过第一人称“我”的视角进行的,通篇没有出现过“我”的名字。达芙妮对“我”的设定是一名二十岁出头的乡村姑娘,在法国遇到男主人公迈克西姆时,“我”是霍珀太太的侍女。短暂地共度了几天时光后,“我”突然接到霍珀太太决定前往纽约并要求“我”同行的消息。迈克西姆得知以后,立即向“我”求婚。在离开欧洲去往陌生的纽约和留在欧洲嫁给一个仅认识几天的陌生男人之间,“我”选择了后者,于是“我”成为了曼德丽庄园的新任女主人。
[二]
像所有的英国贵族大宅一样,富丽堂皇的曼德丽庄园是当地的知名一景。乡村小店甚至会销售曼德丽庄园的明信片,少女时期的“我”买来这张明信片收藏在自己的相册里。从未想过将来的某一天,“我”会成为这座美丽庄园的女主人。在“我”小心翼翼地踏进这座被童年的“我”视为圣地的大宅时,却发现曼德丽庄园处处都是前任女主人丽贝卡的气息:花园里栽种着她喜爱的绣球花;大宅的装潢仍然是她离世前的式样;庄园的运营和仆人的工作流程严格地依据她定下的规矩进行;舞会的菜式按照丽贝卡编制的清单准备……
[三]
曼德丽庄园像是被丽贝卡的亡灵笼罩着,使“我”压抑而痛苦,处于崩溃的边缘。“我”无处可逃,整座庄园都无处不在地充斥着丽贝卡的气息,只有在天台,才能感受到片刻的宁静,原文是这样描写的:“天台的下方是一片草坪,草坪向大海的方向延伸而去。月色如银,发出柔弱的微光,仿佛水平如镜的湖面,没有一丝波澜。”达芙妮使用对比的手法描写曼德丽大宅和曼德丽的天台,以此暗喻前任女主人丽贝卡和“我”。曼德丽大宅是丽贝卡的象征:完美、没有一丝瑕疵。同样出身贵族,优雅、美丽又善于理家的丽贝卡在曼德丽深入人心,以至于她的死亡都无法拂去她的影响力。曼德丽的角落——天台是“我”的象征:普通、没有特别出色之处。《蝴蝶梦》从头到尾都充满了这样的对比,从建筑到衣饰,从言语到处事方式,从而使人物的形象特质在对比中更显鲜明。
【原创声明】
本文由本账号合作的撰稿人原创,作者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规定的权利以及其他与作品有关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