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氏中医表示,情志对人体生理产生的影响很大,孩子生病、长不高、不合群等,都可能与情志有关。一些家长认为,可能是孩子饮食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是教育方式不当,沟通交流的方式不对,但实际上也可能与情绪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医认为,人的情志对应五脏,分别是心主喜,肝主怒,脾主思,肺主悲,肾主恐。体质调理得好,孩子的性格、脾气也会变得温和,而积食的孩子脾气比较大。那么,积食是如何影响孩子情志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氏中医表示,小儿情志多与心、肝、脾有关。小儿一般“心常有余”、“肝常有余”。因此,小孩情绪变化比较快,爱哭爱闹也爱笑,但也容易生气发火。但同时“脾常不足”,在正常饮食下也容易积食,而积食则百病生,长期积食就更容易上火,导致孩子心神不宁,经常积食容易脾虚,脾虚则肝火旺,孩子就经常发脾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说,如果孩子经常发脾气,家长首先要考虑孩子是否有积食情况。一般情况下,家长需要观察孩子的舌苔是否厚腻;早上是否有口气,如果又酸又臭就可能是积食;如果大便不正常,便秘、干结、稀烂等都可能是因为孩子积食了;如果孩子入睡困难,睡着后不安稳,磨牙、趴着睡、翻来覆去等,都可能是因为消化不良了。连氏中医提醒,孩子情志不畅,要顾及多个方面,首先可以从调理身体入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调理脾胃,控制饮食

家长要经常观察孩子的情志变化,每两三天的饮食中搭配素食,调节人体气机。积食的时候,给孩子做推拿按摩、服用消食导滞的中药。在没有积食的情况下,服用健脾的中药或做推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3岁以内的孩子优先用小儿推拿

3岁内的孩子不适宜过早使用食疗方,娇嫩的脏腑最好用温柔的方式调理,因此需要优先选择小儿推拿。

3. 适当运动能够释放压力

消谷善饥的其中一种方式是运动,运动可以增强血脉流通,强健脾胃,气血生化旺盛后,孩子的身体自然健康。经常做户外运动还能改善情绪,释放压力,改善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 适度关怀,家长不要轻易发怒

很多家长在打骂孩子后总是后悔不已,但下次生气的时候继续打骂。其实经常使用这种教育方式会起到反作用,孩子的逆反心理会更强,即使孩子变乖了,但也极易影响以后的人生道路。因此,在孩子情绪不畅的时候,家长应该耐心引导并纠正。如果孩子情绪突然不对,要么“太暴躁”,要么“太安静”,家长要留心可能是生病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