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论世上升沉事 且斗樽前见在身

第12年

公元837年,唐文宗开成二年。

白居易66岁。

837年5月,朝廷有一次重大人事调整。

“东都留守”裴度,73岁,调任“北都留守”(太原);

“淮南节度使”牛僧孺,58岁,调任“东都留守”(洛阳)。

【本年11月,另一位老宰相令狐楚去世,享年72岁;令狐楚的幕僚李商隐本年进士及第(前文多次述及)。

(835~836年,李德裕的岗位被“惩罚性”地变个不停,年末定位在“浙西观察使”。

837年,李德裕51岁,浙西观察使)。】

至此“中唐四大名相”,一个永久退出历史舞台(令狐楚);

一个暂时退出历史舞台(李德裕);

两个正活跃在历史舞台的边缘(裴度、牛僧孺)。

牛僧孺,字思黯。

作为“一代牛人”,在本系列小文中,本篇是第一次正式亮相。

【阅读中晚唐史、诗,避不开“牛李党争”四个字。

牛李两党,难以区分绝对的对与错;

表面可见,只有相对的成与败、恩与怨。

交替得势、轮流坐庄,影响时局、人事四十多年。】

837年5月,“牛李党争”牛派的掌门人牛僧孺,继任“东都留守”,

洛阳的主人,换作了白居易的又一个熟人。

牛僧孺在元和四年(809年)参加过一场“制科”考试。

当时,白居易是一个“助理”的阅卷考官。

所以广义上,白居易是牛僧孺的老师,牛僧孺是白居易的学生。

白居易自己也是这样“理解和自诩”的。

在832年那一轮的朝廷倾轧中,牛僧孺失败,外放扬州。

白居易在洛阳送别牛僧孺的时候,在赠诗《洛下送牛相公出镇淮南》中,通过“夹注”的方式,公开宣布了这个“师生”秘密,并且说,“何须身自得,将相是门生”

(后世读者一般熟知杜牧的扬州岁月,而不知杜牧之扬州岁月,即是牛僧孺的扬州部下岁月)

835年李绅从浙东回洛阳时,作为李党之李绅,顺路拜访了牛党之牛僧孺。其中原因,前文曾有交待,他们有超越党争的友谊。

从白居易836年一首诗的“夹注”,可以获知比史书更清晰的记载,“思黯出入外内,凡十五年,皆同平章事”

就是说,牛僧孺十五年来,即使被外放期间,都是享受宰相待遇。

真是“奇遇兼牛人”,“奇”字符合牛僧孺“奇章公”之爵位,“牛”字符合牛僧孺之本“姓”。

李德裕一向看不上白居易;白居易的妻兄们都是牛党人;加上师生之谊,顺理成章,白居易成了牛僧孺重要的统战对象。

扬州期间,牛大相公频频给洛阳的白居易寄诗、寄礼物(筝)、寄酒资。

使洛阳的闲散老人(老夫、迂叟),大有“运筹帷幄之中”之错觉。

(本年底令狐楚去世前,白居易与其频频寄诗互动,也有“日理万机”之错觉)

白居易《宿香山寺,酬广陵牛相公见寄》(来诗云:“唯羡东都白居士,月明香积问禅师”。时牛相三表乞退,有诏不许)(835年):

手札八行诗一篇,无由相见但依然。

君匡圣主方行道,我事空王正坐禅。

支许徒思游白月,夔龙未放下青天。

应须且为苍生住,犹去悬车十四年。

白居易《奉酬淮南牛相公思黯见寄二十四韵》(每对双关,分叙两意)(836年):

白老忘机客,牛公济世贤。

鸥栖心恋水,鹏举翅摩天。

累就优闲秩,连操造化权。

贫司甚萧洒,荣路自喧阗。

望苑三千日,台阶十五年。

是人皆弃忘,何物不陶甄。

篮舆游嵩岭,油幢镇海壖。

竹篙撑钓艇,金甲拥楼船。

雪夜寻僧舍,春朝列妓筵。

长斋俨香火,密宴簇花钿。

自觉闲胜闹,遥知醉笑禅。

是非分未定,会合杳无缘。

我正思扬府,君应望洛川。

西来风袅袅,南去雁连连。

日落龙门外,潮生瓜步前。

秋同一时尽,月共两乡圆。

旧眷交欢在,新文气调全。

惭无白雪曲,难答碧云篇。

金谷诗谁赏,芜城赋众传。

珠应哂鱼目,铅未伏龙泉。

远讯惊魔物,深情寄酒钱。

霜纨一百匹,玉柱十三弦。

楚醴来尊里,秦声送耳边。

何时红烛下,相对一陶然。

白居易此诗甚妙,特色鲜明。

十个字为一对,一半写洛阳之白居易,一半写扬州之牛僧孺。

牛僧孺虽然“同平章事十五年”,但是传世诗只有四首。

现在(837年)回到洛阳,白居易、刘禹锡必定要为其接风洗尘。

牛僧孺先答谢、恭维一下刘禹锡刘老前辈。

牛僧孺《席上赠刘梦得》:

粉署为郎四十春,今来名辈更无人。

休论世上升沉事,且斗樽前见在身。

珠玉会应成咳唾,山川犹觉露精神。

莫嫌恃酒轻言语,曾把文章谒后尘。

杜甫诗“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元微之诗“莫愁已去无穷事,漫苦如今有限身”;

牛僧孺诗“休论世上升沉事,且斗樽前见在身”。

翻来覆去,一个意思。

刘禹锡《酬思黯见示小饮四韵》:

抛却人间第一官,俗情惊怪我方安。

兵符相印无心恋,洛水嵩云恣意看。

三足鼎中知味久,百寻竿上掷身难。

追呼故旧连宵饮,直到天明兴未阑。

刘禹锡的强项是诗中见哲思,瞬间进行认识升华。

“三足鼎”,也许只是当时宴席上的一道菜品,马上可以引申为久任宰相的牛僧孺所代表的“一足”;

鼎虽尊贵,个中滋味,不是当事人,是无法感受的。

“百寻竿上掷身难”,上山容易下山难,宰相也不是好当的。

白居易《同梦得酬牛相公初到洛中小饮见赠》:

淮南挥手抛红旆,洛下回头向白云。

政事堂中老丞相,制科场里旧将军。

宫城烟月饶全占,关塞风光请半分。

诗酒放狂犹得在,莫欺白叟与刘君。

白居易此诗,比较庸俗平常。

从刘禹锡、白居易对牛僧孺的称呼看,刘呼表字思黯,直爽;

白称相公,小心、客套。

刘、白年长牛8岁。

官本位之国度,“序长不序爵”,只是一种理想。

附记:

李党党首李德裕,和刘禹锡也有很多唱和诗。

但李德裕拒绝阅读白居易。

为白、李一叹。

李德裕作为“一代名相”,最后的结局是贬死海南。

又是一叹。

造物主在总体上是公平的;

在局部上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