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邢振龄

腊八起源于上古时代,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日子。《礼记·月令》载:(孟冬之月)“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孔颖达在注疏中解释说:“腊,猎也。谓猎取禽兽以祭先祖五祀也。”《风俗通》说:“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腊,汉改曰腊。腊者,猎也,田猎取兽祭先祖也。”当时腊祭的日期并不固定,规定在每年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举行,并将这个日子称为“腊日”。《说文解字》说:“腊,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南北朝时期,将“腊日”固定为每年的腊月初八,南朝梁代的宗凛在《荆楚岁时记》说:“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自此相沿成俗。后来佛教传入,把腊八定为佛成道日,腊八节的内涵和风俗活动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得以丰富和发展。南北朝时期史学家、文学家魏收的《腊节》诗:“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写出了寒凝大地、数九隆冬时节,人们在桌上摆上肉酒以祭祀百神,感谢百神的福佑,抒发久已宿居于心中的敬神之情。腊八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荆楚岁时记》说:“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记载了腊月击鼓催春和击鼓逐疫两个已经消失的腊八风俗。

  腊八节最著名的习俗是吃腊八粥。北宋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坐一金铜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扬枝洒浴,排门教化。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也有“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的记载。陆游在《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中写道:“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诗中说早晨喝了寺院舍的粥,肚子不饿,心情渐好,感觉江边的小村草木渐萌,有些新春的景象了。宋朝以后的腊八节,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南宋文人周密的《武林旧事》载:“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清朝诗人李福有诗曰:“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详细地描述了腊八粥的起源和制作方法。从以上的文字可以见证,腊八粥是随着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先兴起于寺庙,后普及到民间百姓。

韩海丹 摄

在明清时期,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明代的《永乐大典》载:“是月八日,禅家谓之腊八日,煮红糟粥以供佛饭僧。”后来粥里又加入红小豆、糯米等米豆及果实,使得腊八粥不但用料逐渐增多而且制作亦越来越精美。《帝京景物略》载:“是日,家效庵寺,豆果杂米为粥,供而朝食,曰腊八粥。”清廷历来重视雍和宫腊八盛典,宫内有一口古铜大锅,重约4吨,专用熬腊八粥。据《雍和宫志》记载,腊八盛典分熬粥,供粥、献粥,舍粥四大环节。第一锅要敬神敬佛敬祖先,第二锅才进献皇帝及宫内,第三锅赏赐各亲王府、郡王府等王公大臣和大喇嘛,第四锅奉送给在京的文武官员,第五锅分给雍和宫的众喇嘛僧侣,第六锅舍济给贫苦百姓。直到天亮以后舍粥完毕,盛典方告结束。京城的老百姓们为了喝上雍和宫的腊八粥,天不明就来排队,为的就是在即将到来的新年有个吉祥的开端。

作者 / 郑学富

来源 /《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1月20日 15版

光明日报 ·《新天地》杂志

版权声明:光明日报新天地杂志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