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真是一个宝藏诗人。

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达四千多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他的诗不仅如白居易的诗一样平白如话,其中又多了几分白诗所不曾有的灵动和趣味。尤其是他对儿童的刻画,字字句句都活灵活现,如果不是亲眼见过这样的画面,是断然写不出如此轻灵、充满童趣的诗篇。

最关键的是,读他的诗,总是嘴角不自觉上扬,因为这哪里是写诗中的孩童,这分明说的就是我们自己呀。

他写孩童追蝴蝶: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他写孩童跳着抓柳絮: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他写孩童放牛: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你干过这些事没?说的是不是你?(别不承认哦,你的捂嘴笑已经出卖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我们再来读一首他的诗,才读完首句,笔者的思绪就回到了小时候。快来看看你干过这事没?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题目《稚子弄冰》,就给我们传达出了这首诗的主题,记述的就是孩童玩冰的事。杨万里的诗歌就是这样,他的诗里大多不涉及家国情怀,政治抱负,他写孩童,就只写孩童的童趣、天真,但你又怎么能说这样的诗言之无物呢?须知孩童和女人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事物,前者美,在心,在神,无忧无邪;后者美在貌,在形,倾国倾城。

回到诗歌,首句“稚子金盆脱晓冰”,什么是金盆?肯定不可能是金子铸的盆,这里的金盆就是铜盆,“晓”就是早上,所以这一句话说的是:儿童早晨起来,将冻在铜盆里的冰块取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农村生活过,在农村,冬天夜里装一盆水,到了第二天早上,水就会凝结成冰。然后我们这些孩子早上起来就会把盆里的冰取出来玩。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干过这事,反正我是没少干。

以前在初中的时候,早上起来要跑操,我们沿着公路跑,公路两边有很多水田,有的同学跑着跑着就不安分了,就去田里捞冰块。冬天天气冷,早上田里会有一层薄薄的冰,等到太阳出来就化了。

还有如果天气再冷一点的话,早上在那种经常流水或者滴水的地方会有冰柱,一个倒三棱锥,长一点粗一点的,掰断了拿在手上就是一把冰剑,我们小时候就拿着那个冰剑打仗。

还有一些损一点的同学,喜欢把小的冰块塞同学的后背里,我们初中有一男生把冰块塞一女生后背里,那女生愣是绕着操场追了他几十圈,最后把那男生逮到了,塞了好大一个冰块到他后背里。结果,最后他俩在一起了。

不好意思,扯远了,文章题目说了才读完首句就让我回到小时候,所以这里分享给大家一些童年的回忆。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诗歌,我们看看诗里的这个儿童,取了冰干什么呢?

原来是“彩丝穿取当银钲”,就是把冰用彩线穿起来当钲,钲是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看来那个冰是足够厚的,当然这事我没干过。

诗里的这个儿童不仅很灵动,还对美很有追求或者说很有美感。

你看他穿冰锣用的是彩线,美吧?然后把冰块穿起来,做什么?当钲,作为一种乐器,银钲,提在手里,圆圆的,晶莹剔透的,美吧?而且你听它敲出来的声音,如玉磬,美吧?就连最后摔碎了也是如美玉破碎一般。

稚子的天真美和银钲的美合而为一,给人以多重美的享受。

这不就是冬天最美的风景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两句“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这个“玻璃”与今天的玻璃不同,是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

做好乐器后,儿童就敲击冰锣,敲出的声音就像玉磬一般,穿过树林,响彻山谷。忽然,儿童的冰锣碎了,落了一地,发出如美玉摔碎般的声音。

可见这个声音多么空灵多么美妙,就连破碎的声音都是那么清脆悦耳。

其次一个“穿”字,为我们描绘出诗中不曾刻画的孩童欢快灵动的形象,这个穿不仅是声音的传播,也是孩童提着他的乐器兴高采烈地奔跑着在树林间穿梭。

如此,儿童的欢愉、天真已不言自明。

最后一句还是一贯的“杨万里式”的结局,写孩童追蝴蝶,蝴蝶飞入菜花,孩童是怎么样的,是继续在菜花里找蝴蝶,还是原地哭了,没有写;写孩童放牛,孩童睡着了,牛自顾自吃着远了,牛有没有丢,孩童有没有寻牛,没有写。

这首诗也是如此,孩童的乐器破碎了,孩童是怎样的呢,是哭了,还是继续笑着,亦或者是捡起地面上的一些大块的继续敲?这些诗人都没有写,留给读者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诗具有典型的“诚斋体”风格。

“稚子弄冰”这样一件日常的小事,却被诗人敏锐地捕捉到了,并且写得如此妙趣横生、趣味无穷,给人以无限美感。

有人或许会问:儿童他不冷吗?

不冷。现在的我只想随时把手揣在裤兜里,仿佛一露到外面就会被冬天这个怪兽啃上一口,但是小时候玩冰的时候,真的不冷,乐在其中。正是这份稚气和乐趣使诗中的儿童忘记了严寒。

所以,这样的趣味和欢乐,只有儿童才能享受到,双手插在兜里的大人们是无法感受到的。那么为什么诗人能够感受到并且敏锐地捕捉到,正是因为诗人和孩童一样有着一颗“稚子之心”。

怎么样?这首充满童趣的小诗有没有勾起你童年的回忆呢?你童年还干过哪些趣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了,这一期分享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期再见。

文|丁十二
图|网络
如果喜欢本文,欢迎分享转发,您的转发支持就是十二创作的动力
每天共话诗词,关注十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