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由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地质局指导的“红动古道 绿动乡村”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系列展示活动——“三师”专业志愿者展示、义卖、研发中央红色交通线文创作品,抢救保护民间传统手工艺活动在梅州市大埔县茶阳镇举行。

广东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专业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委员会主任、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曾宪川,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法人代表、广州市天启正业建筑设计事务所(普通合伙)总裁罗竑,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会长杜黎宏,南粤驿道文化之旅体育展示与音乐总监、广东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方小聪、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视觉与景观设计总监张强博士,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委员会委员、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蔡伟国等“三师”专业志愿者与粤港澳研学专家、文化和旅游部专家等嘉宾出席活动。

中国红色政权首个公安局、广东省首批中心镇之一、粤东地区最大的骑楼群……位于粤闽两省三县交界处的茶阳镇,除了拥有众多红色革命旧址、名人旧居和历史遗迹,还在中央红色交通线的历史版图中占据重要位置。活动当天,以中央红色交通线为主题研发设计的一百套文创作品《南粤古驿道红色记忆系列衍生设计》在大埔县工农革命政府公安局旧址进行展示及义卖。据悉,该项义卖作品为南粤古驿道第五届文化创意大赛年度分站优胜奖一等奖获得方案,“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现场认购了若干套产品,赠送给现场嘉宾。

文创作品则是将当年在交通线上战斗过的革命先辈的形象及各种元素加以艺术处理及提炼,以帆布包、笔记本、茶杯、杯套、毛巾、口罩等当下社会大众喜爱的各种文创产品为载体,以便更好地在广大群众尤其是年青一代中进行传播。

乘着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这一东风,广州美术学院艺术教育专业的“三师”志愿者团队,集体研发中央红色交通线研学文创教具,以“文旅+教育”的高品质研学产品,加强古镇的可读性,提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体验,助力茶阳镇打好红色牌、古色牌,打造古镇精品旅游线路,将红色、古色资源串珠成链,打造一条具有革命传统体验、红色精神传承、历史文化传习等功能的旅游观光路线,擦亮“红+古”双色品牌,凸显“千年古镇·红色茶阳”文化韵味,助力历史古镇、革命老区走上乡村振兴路。

事实上,自2016年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项目启动以来,“三师”专业志愿者便持续推动古驿道沿线红色资源的广泛、深度发掘与活化利用,打造了粤东“左联”之旅、平远寻乌调查红色之旅、粤赣古道红色纪检文化之旅、中央红色交通线(粤东段)、东江纵队“省港文化大营救”线路以及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并以此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活动当天,除了红色主题文创作品义卖外,在茶阳老街骑楼竹编制品商铺内,广州美术学院的“三师”专业志愿团队正对着竹编手工艺人工作场景绘画记录或给竹编手工艺人画像,现场还悬挂陈列着一幅幅已完成的作品,吸引了众多群众路人驻足观看。

茶阳镇位于大埔县汀江下游,自古便是重要的贸易集散地。昔日商贸繁荣的时候,镇上的竹编商户有三四十家。但在历史的潮流中,虽然传统竹编工艺品包罗万象,但竹编人才青黄不接,传承出现断层,传统竹编制品的产品竞争力不足,濒临“自然消亡”的危险,亟须抢救保护。

而南粤古驿道文化创意大赛至今已连续举办五届,一直通过多元化的文创产品来“反哺”乡村,实现丰富其生活、促进其发展、建立其自信的愿景,是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创开发平台和载体。“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作为南粤古驿道文化创意大赛承办方之一,代表赛事组委会将红色主题文创作品义卖所得用于推动当地竹编手工艺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此外,“三师”专业志愿者与现场诸多专家对如何将竹编工艺与现代设计“文创”相结合,如何赋予其新的价值、创造新的前景展开了现场讨论。

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视觉与景观设计总监张强博士已连续参加了五届文创大赛作品评审,他表示,每一届文创大赛都面向社会各界征集南粤古驿道沿线历史、人文、物产等特色资源活化创意方案,依据实用价值、文化传承、理念创新、艺术表现环保材料使用等要素择优评选,“下一届文创大赛将会考虑把茶阳镇列入采风地点,挖掘茶阳红色文化、竹编文化,鼓励参赛选手创新使用竹编工艺或相关元素设计作品。”张强说道。

竹制品环保节能、绿色健康,保护和发展竹编工艺,对发展林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满足人民群众提高文化艺术的需要,均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作用,“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会长杜黎宏认为,“‘以文兴村’为探索广东乡村振兴打开了新思路、提供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