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余市渝水区不断强化安全举措,坚持预防为先,持续升级校园防护体系,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努力打造平安校园。

“三防”建设规范化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在“人防”方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乡镇以上学校聘请专职保安员,配备率达到100%。建立健全校园及周边治安巡防志愿者“护学岗”,加强校园内外巡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在“物防”方面,全区各校100%实现封闭化管理,安保器材“八小件”全部配备到位,并统一购置防暴器材柜。同时,在校园周边建设交通标识线,安放水泥墩、移动拒马、防护栅栏等硬质隔离设施。

在“技防”方面,全区学校及公办幼儿园98所学校因地制宜进行校园安防“四个一”工程建设改造,校园及周边安全得到有力的保障。

预防溺水制度化提升协同监管能力

该区通过广播网络、校刊校报、墙报展板、标语条幅、电子屏幕等多种形式加强防溺水宣传教育,在学校、村组、社区醒目位置设置永久性宣传标语,发放防溺水宣传卡,组织开展防溺水知识培训,切实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对学校周边进行拉网式检查,重点加强河道、防洪堤、水库等溺水易发区域的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设立警示标志、标牌、安全宣传标语和安全防护设施。加强日常监管,紧盯重点人员,紧盯重点水域、重点时段,紧盯留守儿童,紧盯考勤管理,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强化家长监管力度。在容易产生溺水事件高发期、节假日、高温天气、主汛期等重点时段及重点隐患水域实施全方位管理,安排专人进行巡逻看护,严防溺水事件发生。

安全教育立体化提升师生避险能力

该区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国家安全、校园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卫生等安全知识教育,每学期开展一次消防、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切实提升师生避险能力。组织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教育宣传、安全生产月活动、禁毒防疫知识答题、安全知识网络竞赛答题等教育宣传活动,全面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

法治教育进阶化提升学校普法效能

该区积极开展法治讲座、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表演、法律知识竞赛等法治主题活动,帮助在校学生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的作用,做好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有关的教育、指导,完善以家庭和学校为主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早期防范体系,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观念,使其知法、懂法、守法。

隐患排查常态化提升动态监管能力

由教体、交警、消防、公安等部门联合对学校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公共设施安全、地质灾害等五个方面开展全方位排查,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