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下午,2022年昆山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暨“文艺轻骑兵”汇演在陆家镇拉开帷幕,来自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科协)、市卫健委等14个部门工作人员通过现场服务、文艺表演等形式,将理论宣传、政策解读、文化惠民、科普教育、义务诊疗等贴心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将党和政府的新春祝福送到新老市民心坎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方雪华,副市长张桥出席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下乡”作为我市持续26个年头的品牌活动,多年来,文化、科技、卫生等多部门走进村镇社区,将舞台搭到街角巷陌,将演出送到乡里乡间,播洒欢乐,传播科学,成风化人,展现中国气派,营造和美氛围。活动已成为提高城乡居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助力全面小康的跨世纪民心工程。

今年为深化落实“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主办部门在赓续“三下乡”优良传统的同时,突出留昆过年、惠民暖企等主题,向市民群众特别是自愿减少流动、在昆过年的新市民精心奉上一系列带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大餐,品味江南文化、探寻年味民俗、共度新春佳节。

今天的活动不仅在现场设立惠民服务、文艺展演、春联派送、非遗(年味)展示四大展区,还进一步丰富线上文化活动供给扩大服务范围。得知活动当日会在陆家镇举行,周边群众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不约而同来到现场赶一场“幸福大集”。

“你的血压稍稍有一点高,保持好心情、清淡饮食、多运动,没多大问题的。”在义务诊疗服务区,来自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的陈祥杰副主任医师正耐心回复前来问诊的市民。他说:“今天来找我们咨询的人很多,这些服务都是老百姓欢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来来,大家快来我们这看一看,我们针对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突发状况给大家上一堂生动的急救课。”市红十字会组织给现场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急救课。工作人员一边利用人体演示模型进行操作演练,一边手把手教学面对面授课,使大家很好掌握了心肺复苏的技术要点和正确操作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下乡”活动最终的目的就是惠民利民。文化部门创新服务形式,围绕创意经济、首发经济、夜间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消费加快发展,组织昆曲主题文创产品展示;商务局结合“在昆过年”主题,精心布置展区,以价格亲民的产品、服务为百姓送上温暖。

“一年四季行好运,八方财宝进家门。这是于学涛老师赠给我的春联。准备回家后就贴在大门上,沾沾喜气。希望这样的活动举办得越多越好。”春联派送是“三下乡”的“保留节目”,家住花桥的市民陈仙凤平时就喜欢练习书法,这次特地带着儿子来到现场找书法家们求了一幅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上就到虎年了,这些东西非常喜庆,过年家里用得着,当礼物送给小辈们也挺好。”非遗(年味)展示区前人头攒动,虎头鞋、空竹、九连环、剪纸、糖画、面塑、玻璃画中国结等商品都是老百姓抢购的“香饽饽”,市民王凤珍向昆小融展示她的收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还精心组织了一批讴歌新时代、欢庆美好生活的节目,市融媒体中心通过“第一昆山”APP平台对活动进行直播。舞蹈《多彩盛世》、二胡齐奏《战马奔腾》、昆曲《小放牛》、评弹《昆山之路》等精彩节目连番登场。内容涉及城市高质量发展、昆曲故里使命担当、奋斗创业拼搏精神、社会新风尚等正能量主题。“文艺轻骑兵”们在台上演得出彩,台下观众也连连叫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艺表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引导群众通过“第一昆山”APP平台观看直播

来自市住建局、市人社局、图书馆、新华书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现场也忙得不亦乐乎:发放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以及资料书籍,开展政策宣传等,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了解学习最新政策法规、相关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委宣传部文化艺术科负责人介绍,今年的“三下乡”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在春节前后,采取分散化、小型化、灵活性模式,组织文艺轻骑兵、文艺小分队,服务市民、深入基层,并延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将组织“福虎贺新岁,在昆过大年”——2022年昆山市文化大拜年系列活动,包括昆曲展演导赏、线上新春音乐会、美术书法作品线上展示、合唱团专场线上展演、优秀群文节目线上展演,窗花手工艺、包汤圆、广场舞线上教学及线下互动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营造留昆过年的浓浓欢乐祥和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融媒体记者 | 巫晓亮 陆恒 朱子萍 谢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