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约3500字,阅读需要6分钟

新年伊始,疫情又如年兽般如约而至,除了那些拿着手机就可以赚钱的生意,旅游、实体、其他这些赚钱的门路又开始进入冰封期,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所以,婷克丽觉得这个年代,不管你是谁,都应该去了解一下新零售这件事,新零售也是这些年我们社交电商传媒一直关注的赛道。

很多人理解的新零售很狭隘,事实上除了摆摊卖货,除了传统实体,除了传统电商这些年借助移动互联网,借助社交而兴起的新的零售形式都是新零售,包括微商、包括社群拼团、直播带货、甚至某些借助社交网络起家的新消费品牌,它们都属于新零售的领域。

2021年的后疫情之年,新零售行业出现了很多大变故,婷克丽今天就给大家逐个盘点一下,新年新气象,以史为镜,继往开来,也给大家制定新一年的努力方向做个参考。

1直播带货:从网红遮天到店播兴起

1直播带货:从网红遮天到店播兴起

从2020年至今,没什么商业形式能火过网红直播带货,从明星到CEO再到官员,甚至平头老百姓,只要会说话的没有不想直播带货的。而直播带货的GMV更是不断刷新着我们对零售行业的认知,老罗靠直播还清了几个亿的债务,辛巴家族一晚上几十个亿的流水……

最登峰造极的是双十一的李佳琦薇娅两位寡头,一晚上100亿,多少上市企业哭晕在厕所,披星戴月的领着一万人折腾一年也没这样的业绩,什么全球100强名校MBA?啥也不是,这不是超级个体的爆发,这是超级个体的爆炸。

然而,网红寡头们也不过都是趋势的产物,而且未来也不会再有。2021年底最轰动的新闻就是淘宝直播一姐、二姐的相继倒台,有人为因素也是趋势使然,合久必分。

一个薇娅倒下去,千万个品牌站起来,如今我们回头看看,当时薇娅李佳琦联手封杀欧莱雅,携流量要挟品牌的事件,是不是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人家一个百年历史的品牌,难道自己的定价权也要看网红的脸色么?

以专业化和品牌力为核心,告别全网最低价的直播带货才可能真正地成为一个健康的零售渠道,这件事品牌清楚,平台清楚,市场也清楚。大网红的兴衰皆为趋势,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021年是品牌店播元年,抖音快手无不出台各种政策支持企业与品牌做自己的店播。大网红的纷纷倒台也是催生店播大势的东风。直播带货这种更直观好看的购物方式必将被保留,而2022年店播将取代网红直播成为大势所趋。建议所有零售企业都应该抓住这个机会。

2微商转型:社群+直播才是终极归宿

本以为2021年的“财政最佳贡献奖”应该颁给李佳琦薇娅这些网红大咖,没想到姜还是老的辣,这个“殊荣”被TST张庭夫妇截胡了,有消息称张庭夫妇将被没收118亿非法所得,而且还可能面临牢狱之灾。

纵横多年的TST微商帝国彻底覆灭,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不是继续搞着涉传的事儿,装模作样地转型直播带货就能洗白继续捞金,那么多流量明星转型直播带货都那么惨淡,不利用代理,一个年过半百的过气女星凭什么能有那样的业绩?

2021年,还有一位微商教父级人物老吴——吴召国的转型也不是很成功。其实老吴真的是个人才,“未来集市”项目失利之后,“流行日记”这个私域直播平台真的是踩到了点上。

运营社群本身就是微商人的拿手好戏,再以直播这样更直观的形式,借助像老吴这样的头部营销IP的能力,弥补了小团长销售能力不足的劣势,你拉客户我来卖,社群+直播,流量真正掌握到自己的手上,钱是稳稳地赚。

可是几场几千万的业绩下来,枭雄老吴心思又活泛了,毕竟他在快手当榜一大哥和带货大咖那会儿辛巴还只能巴巴的来跟吴哥取经,快手怎么可能没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接受了快手的橄榄枝,折腾了一阵子却发现情况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要不他也不会又跑去搞什么啤酒微商……这不是历史的倒退么?

这两天还有人造谣吴召国把思埠大厦卖了为了缴20亿税款,虽然补税是假的,但似乎卖了大厦是真的,看来养了几百号员工的老吴日子也并不好过,只不过有人喜欢卖惨,而有人被打掉了牙也要咽到肚子里。

如今看来,目前微商转型最稳最成功的就是做社群+私域直播的社群拼团,像蜜淘星球、悦啦精选这些平台,一年稳稳的几十个亿,稳定的经营着自己的私域,并且都开始做自有品牌了。微商—社群拼团—品牌,这个蜕变逻辑才是微商转型的正途。

3私域兴起:私域将成为新零售的必修课

3私域兴起:私域将成为新零售的必修课

为什么私域社群+私域直播才是正途?那是因为这种模式跳过了所有中间环节,直接到达了零售的终极目标,那就是经营私域。流量红利见顶的当下,所有的零售企业,甚至是有眼光的网红都开始着眼于私域,所以私域是2021的年度关键词。

私域一直存在,它并不是一个风口或短暂的趋势,而是一种经营理念,让被平台流量思维绑架的商家挣脱出来,开始重视自身的“流量池”。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所有的商业模式变现都离不开私域加持,私域电商可以自由地决定玩法,展现企业的商品、内容、服务,使企业跟用户之间的关系更加粘合,用户从顾客转化为粉丝,从而有效地提升复购率。

从传统电商到网红直播,到头来大家会发现,之所以大家一直疲于奔命一样的追风口是因为不积累私域的商业活动没有任何正积累。私域粉丝才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品牌才可以穿越价值周期,拥有传承的力量。而品牌之所以是品牌,就是因为能好好活下去的品牌都拥有一大批一直支持它的粉丝,不断复购。

之前的那些大品牌,他们的粉丝是公域流量,想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品牌,收获粉丝需要巨大的推广成本,而如今,有无数私域触达方式的新品牌将拥有更多的机会以小博大,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打法,从积累私域粉丝的方式开始建设自己的用户心智。

4新消费品牌:网红化运营只能昙花一现

4新消费品牌:网红化运营只能昙花一现

我们说如今是做品牌最容易的时代,但是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两年我们发现,从大的趋势来看,国运来了挡也挡不住,疫情的考验反而给了我们逆风飞翔的机会。

从品牌宣传到影视艺术,稍稍有点崇洋的风气都会被舆论群殴。从三只松鼠的眯眯眼模特到《雄狮少年》的猴子脸主角,无一幸免,这些并不是孤立事件,而是民族自信心崛起的印证。95后再也不崇尚国外大牌,只要你长在他们的审美上,你就会被推崇。

2021年有相当多的新消费品牌如雨后春笋一样地涌现,尤其沾上点国潮的、垂直品类的、符合年轻一代审美的……大家混得都还不错。但是在今年颓废的双十一,大家亦如海滩上的裸泳者,纷纷被扒下了花色绚烂的底裤,整体业绩都不好看。

当然,这种情况一点儿不奇怪,如花西子这类的的新消费品牌几乎全部是靠运营起家,为流量打工。擅长造势讲故事,擅长与各路网红暧昧……没谁把心思和钱放在产品研发上,一个家庭预算就那么多,喂饱了运营和网红,产品研发还能吃饱么?

纵观全世界有点历史的大品牌,每家都有自己的当家产品,哪家不有点专利项目?品牌的价值在于品牌溢价,在于粉丝心智的占领。只靠讲故事傻子都会厌倦。作为一个在大众心中没有概念的新品牌,天天在网红直播间全网最低价能做成有价值的品牌?

这样的网红化运营品牌必然easy come,easy go,比网红还短命。当然,如今这样的打法还是适合品牌起盘初期的,但是有了一定规模后,就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以产品为核心做垂直深耕。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大浪淘沙的发展阶段是更需要考验硬实力,考验底子积累的。所以,如今做新品牌门槛低了,但想活下来没那么容易。

5补税大潮:是社会大背景下的德要配位

5补税大潮:是社会大背景下的德要配位

2021年底的补税大潮袭来,人人自危,这次的补税潮由上至下,深入到了社会的每个角落。近日,在经历网络主播补税潮之后,电商平台的的达人们相继收到了最高45%补税的通知,消息一出轰动电商圈,3月1号开始个人微信、支付宝不能做经营收款,预计电商从业者全面纳税倒计时已经开始。

智慧税务已经全面来临,往后余生最懂你的人是税务局,什么是智慧税务?国家的官方表述智慧税务具有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应用效能,能够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内外部涉税数据汇聚联通、线上线下有机贯通,集税务执法、服务、监管制度创新为一体的智能化行政应用系统。

未来不会再有什么钻门盗洞的“合理避税”,只有在合法范围内,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搭建合理的公司架构,才能合理享受一些国家税收优惠政策。

一部分网红、微商,说白了就是抓住了风口,一下子就飘了,很多人并没什么德行积淀,根本不懂什么叫做敬畏。

比如TST大明星出身的微商老板就不会去混什么微商圈子,于是他们也不关心这个行业早就有大公司涉传被抓,他们也不了解这个行业的模式为了合法合规这两年早已经更新了几个来回了,你还肆无忌惮的洗劫代理?

那些一年赚了几十个亿的大网红,产值等于一家上市企业了吧?还在心安理得地偷税漏税,说得过去么?作为全社会的焦点,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要谨慎?书还是要多读读。明星也好网红也罢,不是所有人都有本事做企业家,取之于民就应该回报社会,心思不正的人都没什么好下场,有个词叫做德不配位。

年头就来一波疫情下马威的2022也必然不会是什么省油的灯,想必有许多人跟婷克丽一样隔离在家,也正好有时间想想新年新气象,接下来的方向应该怎么走,停下来多学习学习,比找不清方向的横冲直撞更有意义,从去年年底,我们就开始邀请私域运营领域的各类实操大咖们给我们自己的社群做每周分享,内容全部都是私域运营实操型干货,想了解私域这个板块的小伙伴欢迎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