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假期,家长会给孩子布置很多学习任务,帮孩子打印出每天的日程安排,结果开学前,不少家长布置的学习任务没完成,学校布置的假期作业都有可能是在最后2天赶完的。

家长感叹,孩子越大越不听话了。每天拖拉磨蹭偷摸玩手机,没有一天能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的。怎么办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是非常讲究技巧的。随着孩子越来越大,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的时候,如果父母还一味地用情绪来达到沟通的目的,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

心理学教授艾伯特·麦拉宾研究发现,人们在沟通的时候,55%的信息是通过视觉传达的,比如外形和肢体语言传达的,38%是通过听觉传达的,比如声音和音调,只剩下7%是通过语言传达内容的。这就是著名的麦拉宾法则。

父母对孩子做什么比说什么的影响更大。这就是言传身教。

诗词大会冠军武亦姝妹妹,典型的学霸。父母是典型的学霸父母。据说,武亦姝爸爸身居高位,工作繁忙,依旧能做到回家后不看手机,全家人一起看书。

说老实话,大部分家长是做不到回家陪孩子看书学习的,那就先学习改变自己,在孩子当学霸之前,先学习如何当学霸家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底怎么做才能改善沟通效果呢?

第一,如果家长说一套做一套,不允许孩子玩手机,但父母在家的时候不用心陪孩子,只知道玩手机,那家长说什么都不管用。孩子只会抓心挠肝地想摸一下手机,能玩一会是一会,脑海里完全没有要去学习的念头。

其次,父母对孩子河东狮吼,只是宣泄了情绪,除了把孩子吓懵了,没有其他作用。一开始的河东狮吼可能孩子会不知所措,但次数多了,孩子只会反感甚至麻木。

最后,语言的作用只剩7%,父母再多地说教到孩子这里根本没多少,说了也白说。知道了麦拉宾法则以后的家长还会唠唠叨叨地对孩子进行说教吗?

接收

希望孩子听话,首先家长先反省一下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让孩子不听自己的话。

每个孩子从小对父母是非常地依赖的。从何时起,孩子开始不听话了呢?

夫妻之间,老公对妻子讲道理,老婆会很反感的,总说夫妻之间要讲感情,即便是老公说得对,老公说得有理但依旧讨厌老公讲道理,为啥自己当妈了,对孩子不断地讲道理呢?而且是唠唠叨叨的,没完没了。

每个父母都说自己是最爱孩子的,但吼孩子打孩子也是自己第一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长要学会给自己做心理调节。

给娃讲题不会要发飙之前,暂停一下,告诉自己,孩子不会这道题是正常的,孩子不会这道题是正常的,孩子不会这道题是正常的。关键是父母不要给孩子讲题。让孩子自己去问同学或者老师。

当娃磨蹭的时候,暂停一下,告诉自己,娃磨蹭是学我(或者他爸的),不能怪孩子,不能怪孩子,不能怪孩子。以后我一定改掉磨蹭!以后我一定改掉磨蹭!以后我一定改掉磨蹭!

当孩子又偷摸玩手机被你发现时,暂停一下,告诉自己,今天我要放下手机陪孩子看一会儿书。今天我要放下手机陪孩子看一会儿书。今天我要放下手机陪孩子看一会儿书。

时刻告诉自己,娃是我亲生的,我要无条件地爱孩子。娃是我亲生的,我要无条件地爱孩子。娃是我亲生的,我要无条件地爱孩子。

时刻告诉自己,记住麦拉宾法则,首先要以身作则,然后咱要轻言细语,好好说话,不发脾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好说话,包括温柔而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要简洁而有力地传达出自己的想法。

很多家长做不到温柔而坚定。静下心来反省一下自己是属于哪一类?温柔而坚定?温柔不坚定?不温柔而坚定?不温柔不坚定?

不温柔不坚定,这个就是那种凶巴巴但又没底线地宠孩子的父母。坏人也做了但是最后还是没有原则地放任孩子去了。迟早家里会出一个逆子。

温柔不坚定,这个就是那种对孩子万般宠溺无底线的父母,怎么办,孩子以后走上社会谁还会宠溺他?即便是在学校读书,同学们老师们也不会宠溺他啊,出现不顺心的事只会拿家长出气的坏孩子。

不温柔坚定,这个就是太过理性的家长,冷漠到让孩子无所适从,让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孩子是亲生的,还是要多多亲亲抱抱举高高更温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温柔而坚定,是最合格的父母。对孩子提要求的时候,简洁明了。

比如要求孩子每天要预习20分钟,第一天没做到,没关系,第二天温柔提醒,还没做到,也没关系,第三天继续温柔提醒。直到孩子执行。即便孩子敷衍执行,持续温柔提醒21天以上,等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就成功了。只要父母的态度足够坚定,孩子知道逃不过去了,自然也就妥协照办了。这和父母的声音大小无关。

没必要发脾气,因为发脾气没用!大声吼叫打骂也没用。

陪孩子养成正确的好习惯,需要父母的耐心陪伴和指导。指望孩子自觉?不要做梦了。那种别人家的孩子终究是别人家的,咱没那个福气。

最后,多和孩子讲故事,讲生活中的故事,孩子都是聪明的,知道咱要说啥,老师在学校里也是天天苦口婆心地教孩子呢,啥道理孩子不懂啊。

当家长的先多反省反省自己,做好自己吧。孩子会越来越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