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释:以中庸为德行,就接近于道了,人们很久不懂这个道理了。

☆:以中庸的思想为人处世,差不多就是天道了,人们知道道理的存在,却不会使用。

  • 庸:平常,寻常之意;庸,用也。——《说文解字》
  • 德【 dé 】:阳声,表示自问之疑问,是意识思考的选择;德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的意识行为;以形解意:德,从双人,从十,从四,从一,从心。双人是你我,十四可表示为人数众多,也可意会为规范和条例。两个人加十四个人,是十六个人。古制十六两为一斤,秤上刻着北斗七星,南斗六星,福禄寿三星,一表示平衡,心表示意识。德,是人与社会和谐交流的公平约定。

论:"中庸"这个概念是不是夫子最先提出的?以本文直述的语境来领会,这个词好像是之前就存在了。就像很多思想的概念一样,由说出词语开始,后面会赘述很多定义的解释,但再怎样解释,也达成不了原始思考的完整性。

夫子的中庸思想,被其孙子孔伋记录了下来,《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年五十,先孔子死。伯鱼生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於宋,子思作中庸。《中庸》也是记录夫子言行的语录体文章,后被西汉礼学家戴胜收录于《礼记》。朱熹将《中庸》和《大学》自《礼记》中单列出来与《论语》、《孟子》并称四书,是历代儒者必学的文章。中庸之道主张不偏不倚,过犹不及。汉儒郑玄:"名曰中庸,以其记中和之用也。庸,用也。"宋儒程颐:"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通俗的解释为,不走极端,中合致用。

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照顾人的生存,人以生存的方式照拂世界,两者之间有一种微妙的平衡,给予或索取的多寡就会造成失衡。而人在明确意识以后,会对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产生联动的对比,以此来掌握存在的平衡感,也就是存在的合理性,也就是意识逻辑的秩序。对物象秩序的构建,一切服务于人,形成存在主义的概念;对精神秩序的构建,人服务于意识,形成虚无主义的概念;此两种主义都有各自的拥趸者。存在主义以人的存在求证存在的合理性,会产生泛自由主义的破坏;虚无主义以意识存在寻找意识逻辑的秩序,会陷入无尽的迷茫;人的意识自由,在存在与虚无之间摇摆,要么是机械的服从,要么是徒劳的反抗,更多的情况下是浑然不觉的,是绝对意识的主使。人以能主动掌握的人性意识,在现实与精神之中,在存在与虚无之间,取之所需,掌握平衡,使自我的存在真实起来,一直真实到足够创造世界,定义世界。中是中心,是意识的自我,庸是自我可定义的存在,中庸是意识的自我与自我的意识互证,无限的接近于绝对意识。

原生的意识无善恶是非,是混沌的状态,自然天成。而意识要有存在感,则必然要由意识本身创造一个存在的意识,这个意识又要包含意识本身,以使意识能够繁衍生存。意识以定义自我的方式定义出了人的概念。人再以人的存在去感知,以感知创造世界,以定义具象化意识。何为天,何为地,是意识由内而外必然的扩展,人立于天地之间,是意识自完整的充盈状态。这个说法有点神话,像是盘古开天地的意思。但意识正是由此开始发挥行动的作用,而行动的内在力量,是意识本身的自运动,由意识已知和意识感知纠缠而产生两种力,一种是生存意识,由意识已知自完整;一种是生长意识,由意识感知自完整;二者纠缠都要有所表达,则产生竞争性。人以人的意识选择的思考,就是人可自定义的仁。

中国人定义的""字,其构成即象形又表意,表示人意识行动的选择性。中庸是以仁为思考,不断优化选择的行动方式。无论是思考还是选择,意识信息都是瞬间处理完成。多数人感知不到,是信息过于复杂,而意识的自动处理又迅如闪电,意识的行为自如对应。有些人会产生意识思考,以道德逻辑来主导行动,这部分被修正的行为,是符合公众意识秩序的。而大多数善良的人们,意识默契自动适配于人性秩序,也自有中庸之心,只是没法说出道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