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释:讲述而不著书立说,古人的智慧是很高明的,心下欣喜能和老子,彭祖这样的先贤思考一致。

  • 述:讲说,陈述,讲述之意;述,循也。——《说文解字》
  • 作:创作,著作之意;
  • 老彭:一说是老子和彭祖合称老彭;老彭,商贤大夫——《四书章句集注》

论:理解这段话,要理解夫子前面所说的"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意识是无法具体描述的,任何对意识的描述,都是自我意识的再创造。意识在释放以后即开始无限的自完整,在原则上包括感知和思想以及所有的动态都是意识行为,都是意识交流,有些是内部交流,有些是外部交流,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的意识交流,又都是由绝对意识的主导,目的是满足意识的完整性。意识交流在无限中构建完整,对有限的存在是一种证明,同时也破坏了有限存在的完整性。越是把行为的形式合理化,越会产生更多的意识冲突,由冲突演化的复杂性,是文明的进步,却是意识的退化。因此只能以人的自我存在为存在,在无限的意识中标记一个能收放的起始点。

中国人为什么讲""?纯粹的意识交流,在血缘和亲情间更容易达成,孝是意识定义人性而后对存在的溯源。对意识的理解,想是在上古时期人们就明白了,只是没法说出,更没必要记录讲述出来。后人之后传到今日,也作,也述,也无非是讲些人人都懂的道理,是私心,是不知敬畏,亦或是有生于心底的胆寒。理解的是固然理解,是意识中有理解的已知,不理解的是意识的自完整性,总有更好的表现方式。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庄子·天道》

意识传达的信息有情绪,表情,声调,节奏,频率,时机等多重含义。而文字传达的内容缺少了很多直观的信息,不能构成完整的意识逻辑。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识行为表现出来就丢失了部分意识逻辑,是不完整的,人们为了完整而完整,不断的添加信息,意识已不是意识本身。彭祖和上古的先贤们想是早就理解了这个道理,故此没留下学说。现代考古文明的一些发现,又使人怀疑有史前文明的存在,否则没法解释意识存在的悖论。

世间既无聊有无用之事,就是讲道理。若是不懂,讲了何用?若是都懂,又何必讲?然而对于道理的懂得与行为的懂得,总有一个理解深度的差异。人之为人要定义存在,就必然要找到存在的证明,也就是意识逻辑存在的合理性,这是意识自完整的动能。

夫子能做到"述而不作",是至高的境界,是明确意识自完整的表达性,秩序的表达是人所能主导的意识逻辑;佛家也有"无字真经"的妙传;众生是神佛,神佛即妖魔,儒释道三家大教,若不理解芸芸众生的存在,对至高至上的追求就会虚无化而落不到实处。因知而道,因述而作,狭定意识才能定义出存在的边界。而世间自有更多默默无名的人,知而不道,作而不述,不求不证,在秩序中循环自洽,那更是至高之上的境界,也俱是同情的看着圣贤劳而无功们锲而不舍的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