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潼关映像】坐上时光机,带你看黄河风月、雄关漫道的壮美潼关

这是一组拍摄于1935年的陕西潼关的老照片。照片来源于1936年4月12日的《申报周刊》。照片的拍摄者是《申报》派驻陕西的记者李镜东,1935年至1936年的冬天,李镜东在潼关住了三个多月,对潼关的地理形势、古迹名胜、民风民俗进行了考察,并拍摄了许多照片。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他的摄影镜头,一起去看看80多年前的潼关城的样子。

潼关,位于陕西渭南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潼关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第一关”的美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1935年的潼关,东山上的文殊院与魁星楼。潼关关城之东,有一块山塬叫“东山”,东山南连群山,北临黄河,西面居高临下,俯瞰着山下的潼关城。塬上筑有城墙,与关城相连,东山西端,即朝向潼关城的一端,原有魁星楼等成片建筑,现均已无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的潼关南水关。潼关境内有一条潼河。潼河发源于秦岭山脉,在潼关古城遗址以南与禁沟河汇合,再向北穿潼关古城注入黄河。“水关”是潼河水流进黄河的最后一道关卡。潼关古城共有南北两座水关,入城处建南水关楼,出城处建北水关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的潼关县城,奔腾不息的黄河从潼关城边流过。此段黄河被称为潼关黄河湾,奔腾南下的黄河,穿秦晋峡谷,在潼关古城外,兼容了西来东去渭、洛河水,三河交汇后在此忽急折东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的潼关县城东门。老潼关县城是座山城,北临黄河,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县城有六个城门,东西各一个,南北各两个,城墙周长十余里,约为西安城四分之一大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的潼关县城西门。潼关旧时有一首童谣:“潼关城,两头尖,北靠黄河,南靠山。蝎子山,凤凰山,麒麟送子,砚台山。”这首童谣非常形象地描绘了通关的地理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的潼关,城内的一座寺庙。庙门前的两根高杆叫“玛尼杆”。玛尼杆有两种,一种是寺庙中专门祭祖的,还有一种是民间百姓祭扫的。寺庙中的玛尼杆,一般高约十余米,杆身粗大,装饰华丽,顶端缀有彩色经幡,均为两根对称而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的潼关县城街景,宽阔笔直的街道上几乎没有车辆,街道一旁是古色古香的老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的潼关城内,一辆马车从城内的黄土路上驶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的潼关县城,远处是潼关城的城墙,近处是停泊在黄河岸边的渡船。

(来源:凤凰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