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从鸽刊发表与赛鸽培育有关的文章中,较多的是运用“杂交优势”出成绩。目前不少信鸽爱好者都知道引用“粗砂配细砂、鸡黄配桃花”、“大型配小型、粗短配细长”、“引进鸽配本地鸽”等差异配。其中自有一番道理。

大范围的实践,普及了信鸽育种基础知识,也得到了一些优势个体。然而,另一个现实是,全国数百万羽信鸽,还拿不出几个能被国内外鸽界所公认的具有稳固特质的鸽系。

其原因我认为是不够重视竞翔鸽系的同质基因的提炼,过多地提倡“杂交优势”论。下面就信鸽的同质配(即近血配)和异质配(即杂交)的优势和劣势,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杂交优势的局限性

生物通过杂交,各代的某些组织、器官、机能等可以获得超前优势,同时另些组织、器官、机能也可能出现劣势。例如动物中的马与骡杂交生驴、驴更能吃苦耐劳、耐粗饲,但是机体各,部分都变小,生殖器官也退化。

又如植物中的水稻不育系,也是由两系不同品种杂交而成,营养成份改善,颗粒增大,但是芽胚不发育。这是两个典型的例子。

鸽界盛行异质配(又称差异配),一部分子代鸽飞出了成绩,说明获得了竞翔优势。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子代鸽连3.50公里也回不来。这就有可能是这些杂交后代,某些机体部分得到改善,但是所追求的归巢性能并未得到改善,相反却成了劣势。这也就是通常所认为的两羽种鸽“合配”与“不合配”现象的原因。

二,杂交后代以中性为多

也以民间禽畜为例:众所周知,乳牛乳内发达如箩袋,肌力却乏力。耕牛如相反,体壮雄健。耐劳。如果用耕牛乳牛杂交,集两者优势于一身,其结果适得其反,杂交牛乳量大减,耕力也不足,成了菜牛。

其他如狼狗配家狗、维水鸭配维番鸭、肉鸡配蛋鸡等。本人所见到的这些杂交禽畜的体型、色泽、生理性能、习性等,极大多数都界于两亲本之间,大致以中性均势形态出现。

由于信鸽的外形特征不如牛、马、鸡、鸭不同品系之间那么容易辨认,加之近年来鸽界盛行杂交优势理论,一些信鸽爱好者在不明两亲本鸽底细的情况下,单用某些外形判别优劣,然后盲目滥用异质配,繁殖出一批眼沙、形相、羽质、性能适中的均势后代。

这数十万计的杂交后代,自然也会出现一些获得竞翔优势的尖子个体。但是从民间禽畜自然杂交和鸽界大量的例子证实,杂交可能产生优势,也可能产生劣势,而以不优不劣的均势(即中性)为多数。

同时信鸽竞翔优势的获得,是不能按人们的意愿所能控制的。一羽交杂鸽的优势也可能出现在生理结构和性能的其它方面。通过竞翔筛选的意义就在于发现和保留获得竞翔优势的个体。

如何培育具有特色的成绩稳定的品系?也谈两点看法:

一,关键是要从信鸽的独特的本质来要求。信鸽独特的本质是归巢性好,飞得快,对外界的应变能力等,概括地说,就是快速归巢的内在基因。这是科学的基础。对于基因,由于研究的条件所限,我们只能借助科学家对其它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来认识和引用。

基本的认识是:

1,不同的生物由不同数量、成份和结构的基因作为遗传的物质基础:

2,基因是成对的,一对基因的一部分来自母系,另一部分来自父系。

要提高信鸽归巢的稳定性,必须从基因理论着眼,挑选那些连续几代都表现出竞翔优势的个体作为亲本才是唯一的科学途径。

因为信鸽内部的基因,经过前人的历代培养,已将不利于竞翔的异质基因成份筛选到了最低限度,已被提炼成优秀竞翔鸽的基因库。这就是纯系对纯系、好对好,大多会出好鸽子的道理。

信鸽如此,其它动物也类似。如英国皇家赛马,历来是从赛场上的佼佼者中选拔出种马的。苏联有名的挽重马也是从拉力最强的个体中挑选留种的。

二、要形成品系必须提倡同质配。从基因着眼选配,是从内质解决归巢的稳定性。这里也有快速对快速,远程配远程的同质配问题。

其次,还必须解决外形、眼沙、羽色、习性等外表方面的大致划一。过份强调差异配不可能形成优良的品系,更不可能培育成各具特色的不同品系。

我国当前培育肉鸡、蛋鸡十分成功,各品系的体型、羽色、性能一看就知道是什么品系。

如果按照我们鸽界流行的“长配短”,“红配黑”等一套做法,恐怕也只能培养出一群“五花鸡”。我们鸽界的种种异质配,很容易将亲本祖系非竞翔性能的异质基因带给后代,这就给培育优良信鸽品系留下极不稳定的后患。

提倡同质配,理想的做法是在初步形成较稳定的小族群后,就着手在族内选择形、质近似的作为亲本。但这里不意味着提倡频繁的近亲配。同时在整个培育过程中,也不排除有计划谨慎的选择来自其它名系,在内质和外表上相近似的优鸽进行适当杂交。

培育竞翔品系是个细致的工作,需要耐心。目前有些鸽友初步培育出竞翔的小族群后,就唯恐血统过近,为了急于出成绩,频繁地搞杂交。更多的信鸽爱好者,仍还存在忽视信鸽内质,只凭外表设想搞差异配。这种做法就如同用挺拔俊秀善跑的英国赛马去和俄国挽重马搞杂交那样,产生出一些不伦不类的中性后代。

归纳起来说,饲养信鸽的开始阶段,在缺少优良品系的情况下,杂交配是可行的。杂交可以产生优势,但是优势不一定体现在竞翔性能上。同时,杂交也产生大量的均势和少数劣势。频繁的异质杂交,不可能形成稳定的具有特色的优良品系。

只有运用基因的原理来组合,寻求竞翔基因较纯的同质优良种鸽配,才能逐渐形成内质和外表相近似的、具有特色的、稳定的竞翔品系。

如果我们普遍重视优良赛鸽的同质选配,在不远的若干年后,我们就能从全国现有的数百万羽杂交鸽中,梳理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名系竞翔鸽品种。

END

文|吴维德


感谢阅读!喜欢本号可添加关注,鼓励请点赞+评论,我们下一篇文章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