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刘擎是在今年年初开播的《奇葩说》。

主持人马东介绍嘉宾的时候,特别强调了刘擎的哲学家身份。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的一名政治哲学教授,他的出现令我倍感好奇:

是什么驱使着这样一位相貌温厚的哲学家进入娱乐圈的?

难道因为教书收入微薄,需要依靠大众传媒作为工具来补贴家用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刘擎自己的解释,在学术圈呆的时间过久,容易与真实的大众生活产生隔阂,因此惟有破圈才能推动学术与生活的双向交流。

原来如此。看来是我肤浅了。

刘擎的专业方向是西方政治哲学思想,对各个流派的思想和代表人物可谓如数家珍。

他还曾在得到APP上开过一门介绍西方思想史的线上课,据说马东就是在听了这个课程后决定邀请刘擎出任导师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成为《奇葩说》的导师以来,薛教授的线上经济学课程卖得十分火爆,成为以学者身份在新媒体时代成功破浪的第一批幸运儿。

经济学家薛兆丰与哲学家刘擎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也许两人之间的辩论可以揭晓谜底。

第二期即将结束之际,主持人马东给两位教授出了一道辩题,“学哲学,还是学经济学更容易找对象?”

有意思的是,马东有意让两位导师为对方辩护,就是说,刘擎需要说出学经济学容易找对象的理由,而薛兆丰需要找出学哲学更容易找对象的理由。

在我看来,对于专攻经济学、经过这档辩论节目洗礼的薛兆丰来说,这道辩题简直是专门为他量身定制的。

不过,辩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而哲学家的使命之一就是为自己的观点辩护,并找出对方的破绽。从这个角度看,这场表演赛对于哲学家刘擎来说算不上什么高难度挑战。

比赛虽然没有明确的结果,但从现场观众的反应来看,刘擎似乎赢得了更多掌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此,哲学家刘擎跻身人生导师的行列。

在我看来,刘擎的“出圈”既是大众媒体的胜利,也是学术界的损失。

娱乐圈这种争名逐利的地方,学者想要把高深的学术思想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知识点传播出去,势必要做出巨大牺牲,结果无非有两个:要么因为迎合大众品味而遭到学术界同行的抵制,要么因为曲高和寡而失去资本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