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俏俏

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大家好,我叫金晓宇,这些天关于我的故事,在网上火了起来。有人说我是天才医者,是天才儿子,是绝对的正能量,但同时我也是一名多年躁郁症患者,每年都要进医院的那种。

原本我的家庭很简单,有哥哥,有父母,一家四口快乐地生活着。出现转折就在我六岁那年,和院里的小朋友一起玩枪战,有个小朋友在玩具枪里放了一根针,然后很不幸地我被射中了眼睛,就此瞎了一只眼。

当时父母很难过很担心,反而我觉得没啥,并安慰父母,习惯了就好。接下来的日子,因为这件事,父母带着我和哥哥,回到了家乡杭州,而我也按部就班地学习。

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控制不住自己,不但不想去学校,甚至在家里都随时摔东西。这些年里,我家的东西很少,除了因为穷以外,更多的都是被我砸的砸,摔的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开始出现这样的情况时,父母也没有办法,但都很包容我,没有放弃我,他们甚至觉得是因为我的身体残缺造成的,所以他们给予我的是更多的爱。

所幸的是我很聪明,即使没有按照正常人一样上学,但通过自学,我以差三分就达到一本线的成绩,报考了二本院校,可惜的是没有录取,因为我的个人档案里,都是各种负面信息。

虽然后来通过各种努力,进入了一家院校,但却因为同学聚会发酒疯被学校劝退了。这时候,我父母知道我和学校无缘了。但他们没有放弃我,把我接回家。

但这对于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反而我闹出了两次自杀未遂,还在父母害怕我无所事事,介绍了两次工作,最终都因为我的原因,被别人辞退了。这个时候的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活着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之后我的情况出现得越来越频繁,父母感觉这已经不是性格问题,而是某些方面的疾病了,为此父母找资料咨询专家,最终送我到医院,得出了结论:躁狂抑郁症。

躁狂抑郁症,也叫双相情感障碍,病人会抑郁和躁狂交替发作。

我不上学,情绪低落,晚上不睡觉,甚至自杀,这些都是在抑郁期;无端猜疑指责别人,狂躁不安,有破坏行为,是转入了躁狂期。而我们这样的病情,据专家说这病来去无踪,但危险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来,最大的建议就是发病了立刻送医院。

离开了学校和社会,回归家庭的我,面对病情是无可奈何,面对父母是愧疚又不知如何做。当然,我这个病并没有随时都发,只是在每年的11月份到3月份,要去医院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剩下的日子,我每天往返于图书馆,而我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关于外语的学习上,特别是英语和日语,为此父亲帮我买了一台电脑,我每次发病的时候,会乱摔东西,但从来没有打过这台电脑的主意。

在电脑的陪伴下,我看了很多原版的英文电影和书籍,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对这类的很喜欢,并坚持了下来,只要不发病的日子,我的生命里除了电脑就是图书馆。

通过努力我还通过了大学自考毕业,虽然我的病依然时不时地发作,但是这已经是很好的结果,我原以为我的人生也就这样了。

后来,母亲去参加同学聚会,有人和她说,可以试试让你的儿子翻译书籍。听到的最初,母亲的眼里是发光的,并希望同学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的迎来这个翻译书籍的机会,我也很珍惜,一开始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虽然我自认为自己很精通外语,但真正要去翻译,还是第一次。

为了表现自己,我很努力地去翻译,很努力地把翻译做到尽善尽美,即使小到一个字,我都是斟酌斟酌又斟酌才最终定稿。当第一个故事翻译样稿邮寄走后,我的内心是焦急的,是害怕的。

但最终我的翻译获得了认可,并一次又一次迎来了机会。从第一个故事到第一本书,第二本,到现在的第二十多本书,我用了十年时间。在这过去的十年里,我的人生因为翻译变得不一样了。

更幸运的是在这过去翻译的生涯里,我的发病率也越来越少,虽然没有彻底的好了,但对于我来说,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有了翻译书籍工作之后,父母把所有的精力几乎都放在我身上了。父亲成了我的助手,帮我校稿、打印;母亲则走进炒股行业,为的就是给我存足够的钱。

也许有人觉得翻译书籍应该也有不少钱吧,可现实是我要花钱看病得更多,还有随着父母年龄越来越大,他们在为他们百年之后,我的生活做铺垫,只有足够的钱才能让我今后的生活更有保障。

自从我开启了翻译书籍之后,人生有了全新的开始,但生活里依然离不开父母,可让我最难过的是,母亲病了,从最初的记忆模糊,到最后的不认识人,甚至失去行动能力,瘫痪在床。

然后母亲还是离开了,在她患病三年后,而我的故事也因为母亲的离开,因为父亲的一通电话,很快就在网上火了起来。这是一通来自殡仪馆的电话,这是一通有关父母对于自己孩子不放弃的电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完我的故事的人,都很感动,给了很多祝福和鼓励。是啊!没有父母的坚持付出,没有父母深沉的爱,我的人生也不过尔尔。

虽然现在我火了,因为我的故事因为我的父母,但我知道我的病情依然存在,因为此时此刻的我还在医院里,而已经80岁的父亲,还和以前一样在等我回家。

我的故事引来了说我是天才的说法,为此还有人找来很多证明,比如梵高、牛顿等人,也有和我类似的病。但我对于自己如今的成绩,还是想说:所谓的天才,也需要不屈的努力。

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可以成功,我拥有的今天,我父母坚持不懈的结果,是我把所有精力都专于干一件事的结果。

最后,我想说的是:尽管不是所有的躁郁症患者都是天才,但他们都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注和关爱。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分享。

分享校园趣事,输出教育观点,期待您的关注,点赞,收藏,转发。(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