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中国交恶之后,澳大利亚的情况还是比较糟糕的,虽然没有立陶宛那么惨但也好不到哪去,当全球性病毒大流行开始之后澳大利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饮鸩止渴”的经济刺激政策工具用来保护本国消费市场的蓬勃生机.
这些政策在2021年下半年逐渐过期,到现在澳大利亚也差不多遇上了半个“经济危机”,虽然没有美国那么严重,但也达到了4%左右的水平。
恰好2022年是澳大利亚联邦大选年份,相信很多国内读者希望看到反华的莫里森总理能被赶下台去;可以确切地说,莫里森总理不太可能成功连任,但提前下台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的,因为澳大利亚的国内形势没有严峻到那种程度。
诚然,与中国交恶带来的不小的经济损失,但他们很早就开始补救了,澳中贸易额在10月份开始就停止下滑甚至回到了以较低速度增长的局面.
这并不难理解:因为产业上存在很高的互补性,其实中、澳两国的经济体系在没有政治干预的情况下天然地具有增长趋势。
澳大利亚出口铁矿在内的各种低端原材料与各种水产品为代表的消费品,而中国出口各种机电制品,双方在经济上彼此处于不同生态位且互补。
这也是2010年之后中澳贸易高速发展的基础,如果说最近几年执政的自由党-国家党联盟不蓄意破坏两国关系的话,2022年的中澳贸易额应该比之前高出30%左右,至于说澳当局的种种“不理智”做法那就是另一码事了。
但即使如此,因为基本的市场规律存在,并且澳当局及时止损,所以中澳贸易联系并没有被破坏殆尽。
因此澳大利亚经济下滑的趋势也没有达到足以引起社会广泛不满的程度,没有达到让民众聚集在联邦政府门前要求当局辞职的地步。
但是莫里森总理面对的来自国内的政治竞争压力非常大,现任国防部长彼得·达顿也就是那个“光头卤蛋”就是澳当局目前一票高级官员中最有竞争力的人选,并且他本人也在觊觎总理大位。
目前大选的各个主要势力分别是执政党联盟,也就是莫里森所属的“自由党-国家党”联盟,这是一个右翼保守派联盟,是目前澳大利亚的最主要政党势力,不过内部分裂严重。
按照一般惯例,澳大利亚从英国承接的这套“西敏寺体系”(又称威斯敏斯特体系)由众议院多数党的党魁出任总理。
而目前澳大利亚政坛中,自由党-国家党联盟是绝对多数党,这也就决定了,实际上能威胁到莫里森权力的其实是他自己党派里面的“新星”。
而彼得·达顿恰好就是这个新星,而除了“光头卤蛋”以外,党内还有一些其他山头,比如曾担任过首相一职,此前在2021年10月份访问台湾发表慷慨激昂之演讲的前总理托尼阿博特、曾担任财长的斯考特、国家党党魁麦克儿麦科米克。
至于说反对党工党其实不是特别重要,在这个全球整体性右转的时代,偏左翼的工党注定掀不起什么风浪,对于莫里森来说,最大的威胁还是自己所属党派的大佬,而且这帮大佬的存在感现在还很强。
彼得·达顿我们都非常熟悉了,2021年全年存在感拉满的人,在几乎所有反华议题上都有他的身影,而且彼得·达顿是一个说话其实很有条理的人,这一点上他与目前这票澳当局的无耻政客相比堪称“清流”。
比如说此前美、澳两国海军在达尔文港北部海域举行军演,当时解放军派出了天王星号电子侦察船前往“观摩”,这次行动中解放军军舰全程是在遵守国际法没有逼近、闯入他国领海情况下进行的,按理来说就很合法合规合理的一次行动。
但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在记者会上却对此嗤之以鼻,称中国在威胁澳大利亚!
相比之下国防部长彼得·达顿的回复就要得体许多:我们欢迎、我们尊重中国海军在遵守国际法海洋法框架前提下的一切活动,以及实施这些活动的权利,我们也希望中国同样尊重我们的权利。
一番发言下来两者高下立判,莫里森的反应看上去就好像是一个完全不懂国际法,完全不明白国际关系一般原则的外行所说一样。
而彼得·达顿的回应则得体且具有针对性,借中国海军在澳大利亚周边海域的活动要求了其在中国周边海域活动的权利。
很多澳大利亚媒体也对此加以解读称:彼得·达顿将成为总理人选的有力竞争者。
而从履历上看,彼得·达顿在政界的发展速度也要比莫里森快很多,并且他本人还是澳大利亚执政党联盟中少数的拥有比较稳固的支持群体的“山头”之一,接下来的大选中他肯定会给莫里森带来不小的麻烦。
另一大竞争者就是前总理托尼·阿博特,此人也很明显地有重回顶端的政治野心,在2021年多次参与到澳当局的对外外事活动中,并且此人的履历是非常光鲜的,属于那种能够很容易得到澳大利亚多数民众支持的政客。
虽然七八年前黯然下台,但要知道时至今日其实阿博特的风评还是很不错的,相比后面这几任总理而言,他是目前在世的前总理中呼声最高的一个。
而在访问台湾并与民进党“亲切交流”建立起外交强人的形象之后,阿博特俨然成为了目前呼声仅次于彼得·达顿的人选。
其他的一些竞争者我就不依一介绍了,相比起他们而言,莫里森其实做得不见得很差,但问题在于:与中国交恶的各方面影响很恶劣,总得有人出来背锅,而最大的背锅侠在任何时候都必然是当局的最高领导人,也就是莫里森总理。
要知道,虽然最近两年迅速地和中国划清界限,但实际上,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支撑起了澳大利亚近10年来主要的经济增量,不管政府怎样控制舆论,不管媒体如何宣传仇恨,但民众都能感受到生活的变化。
在他们的仇恨舆论宣传下,澳大利亚的民众能够理解、体谅当局与中国交恶的政策背后的无奈与不得已,但他们还是会把选票投给他们认为有能力改变目前恶劣现状的领导人,就算莫里森名声不会臭。
但他一定会被当成是最近两年经济增速下滑、通货膨胀上涨的责任人,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现在正好赶上了新冠大流行,这个锅根本甩不掉,他只能像阿博特一样下台之后摆脱骂名。
大家都知道可能新任总理不会比莫里森干得更好甚至干得更差,但现在执政的还是莫里森,政府还没有换届,这种想法得不到验证的时候当局就必须承担责任。
因此莫里森很难在2022年大选中获胜并且成功连任,类似的情况在所有的西方国家都是存在的,就是遇到危机的时候不管政府换届能否改变局面,但事发时候的执政当局都会被拿来背锅。
就像现在的美国政府一样,特朗普在台上的时候很多民众对当局的抗疫政策不满,但换了人之后,拜登政府干的比前任政府更好吗?仅仅是考虑抗疫与经济这两个核心议题,拜登其实做的比特朗普差多了!
至少特朗普在台上的时候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还没有爆炸,处于比较正常的1.5%上下的水平,而在2022年1月拜登执政的第12个月,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7%,上一次达到这个水平还是四十多年前《广场协议》签订前夕。
而在抗疫方面美国政府更是干得一团糟:哪怕是联邦政府拥有非常充足的疫苗储备甚至足够每个美国人打三针疫苗,但拜登政府连敦促国民接种疫苗这种事情都做不好!
现在很多美国民众已经对当局萌生了强烈的不满情绪,但特朗普总统一时半会肯定是回不来了。
这方面莫里森遇到的情况也差不多:运气差的可以刚好赶上了中美交恶与新冠大流行,他们必须与中国划清界限,然后自己就被拿来背锅了,而此时自家党派一群大佬对总理大位虎视眈眈!
那么实际上在2022年1月,我们可以近似地认为,澳大利亚即将进入下一任总理执政时期了。
不过这对中、澳关系恐怕是不会有什么影响的,不要以为换了领导人中澳关系就会迎来转机。
在我看来,中澳关系的矛盾本质上它是基于地缘政治现状与逻辑下的内生性矛盾,除非澳大利亚面对的地缘政治形势与逻辑发生改变,否则两国关系也不存在任何缓和的可能性。
因为澳大利亚的一切繁华与地位,其实都是英、美两大全球强权给他们的,抛开“英联邦国家”与“五眼联盟”成员国的身份,澳大利亚自身就是一个领土看着还比较大。
但其实非常贫穷的国家,澳大利亚物产贫瘠且自然环境恶劣,除去沿海以外内陆大片地区都是荒漠,并且大部分地区并不能支撑比较高的人口密度。
而糟糕的自然环境下,澳大利亚出产的自然资源就只剩下矿产了,这是他们唯一能够出产的,但因为自然条件恶劣能够支撑的人口少。
所以澳大利亚本身也无法发展较大规模的工业体系,实际上他们挖出来的矿产只能直接卖掉,连就地冶炼出口都很难。
很多人吹嘘澳大利亚的畜牧业,但事实是:如果有能力发展种植为主的农业那么没有哪个国家会去发展畜牧业,像农业极其发达的美国就是没有畜牧业的,直接将大片土地种植上粮食根本不会考虑畜牧业那种占地面积大生产效率低的模式。
澳大利亚规模庞大的畜牧业的本质,是他们的土地根本无法支撑大规模农业所需要的自然条件而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发展畜牧业。
今天的澳大利亚经济主要依靠低端原材料出口做支撑,教育业也在衰落,仅仅考虑经济结构的特征,他们与一些非洲地区的最不发达国家别无二致。
这也就决定了,想要保持发达国家的地位,澳大利亚就必须一直跟在英美盟国身后出工出力,然后大哥吃肉的时候他们能喝点汤就差不多能养活本土两千多万人的高水平生活了。
再加上地理上的孤立环境,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就是绝对亲近世界上最强大的海权国家,过去是英国,现在是美国,在近两百年来他们就参与了英美发动的每一场战争;
因此,在中国足以击败美国的绝对海权之前,澳大利亚就是一个反华国家,特别是在中美矛盾日益激化的2020年代,这根本没有任何回旋的空间!
哪怕澳大利亚其实非常依赖中国市场提供的经济增量,哪怕他们知道其实与中国脱钩之后,澳大利亚企业拥有的市场份额会迅速被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瓜分掉,但他们没有其他选择,因为美国的支持就是他们繁荣的基础。
现在澳大利亚已经事实上成为了美国的最主要军事盟国,澳大利亚本土将建立起多个美军的大型军事基地,作为第二岛链的核心,相比起太平洋上的那些岛屿而言,澳洲大陆面积巨大,能够为美军提供梦寐以求的大型军事基地的基础。
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会打破“核不扩散”的惯例去支持澳大利亚发展核潜艇,乃至于以此为基础为澳大利亚开辟发展核武器的道路。
对于中国来说,澳大利亚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敌人,双方的合作、共赢在经济层面存在,但在政治层面绝不可能存在,无论领导人是谁,他们都是反华先锋,直到中国彻底地掌握海权的时候,那个时候澳洲大陆才不会敌对中国。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