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多个重要数据集中公布,包括2021年中国的GDP,人口统计以及贸易数据。这些数字都很值得一说。

先看GDP。

2021年我们的GDP是114.3万亿元,以2021年的平均汇率约6.45(目测)计算,大约是17.72万亿美元。如果美国的同期GDP是21.5万亿美元的话,那么中国经济规模相当于美国的82%以上。在一个学者群里,有的老师觉得这个百分比的变化趋势非常令人鼓舞,但是也有人反驳说,这个数字不必当真,人均跟美国差得还远,技术和核心零部件上还被人卡着脖子呢。

我的看法是,GDP虽然仅仅是一个统计数字,但是由于全世界的决策者在评估世界力量对比格局的时候都非常看重这个数字,所以,这个数据就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旦我们的GDP超过了美国,中美双方以及其它各方在看待世界格局的时候,共识就会发生重大质变,从而导致一部分国家的判断和行为的变化。美国的同盟体系甚至可能会出现“去杠杆”的现象。影响国际格局和各国行为的,除了大国GDP的对比,当然还有科技实力、军事力量、政治影响力等等因素,但是最可量化且相对客观的因素是GDP和贸易数据。所以,我主张,中国应该把GDP(按照市场汇率而非PPP)超美当作一个阶段性小目标来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图所示,二战结束以来,美帝国的各个挑战者的GDP,鲜有能追平美国的。苏俄和日本的曲线很值得玩味。欧元区是个例外,因为它并非一个主权国家,没有统一财政,也无独立的外交和国防政策,所以其GDP接近美国并没有引发太强烈的战略反弹。欧元区的GDP相对于美国,基本上在80%上下波动。而未来十年内中国实质性超过美国,将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根据世界经济活动分布的幂率规则,一旦中国超过美国,中美GDP之比必然继续上冲到150%乃至200%才会达到某种均衡状态。

当然,反过来讲,如果我们冲不过去,那意味着什么?国际体系中其它各方会怎么想怎么做?值得深思和警惕。

再看进出口数据。

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人民币,比2020年增长21.4%。其中,出口21.73万亿元,增长21.2%;进口17.37万亿元,增长21.5%。如果用美元计价,按照2021年平均汇率6.45:1来算,中国的进出口超过6万亿美元,增速约为30%。在上年高增长的基础上,2021年我国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家用电器等“宅经济”相关产品出口合计增长13.2%;医药材及药品出口增长101.2%,有力支持了全球抗疫。民企主导的一般贸易相对于外资为主的加工贸易增长更快,占比已经达到60%左右。往年中国在服务贸易上存在很大的逆差,但是由于疫情,出国旅游和读书的规模明显缩减了,服贸逆差大幅收敛。

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21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增长10.8%。我国对欧盟、非洲出口增速均超过20%,对拉丁美洲出口增速超过40%。这意味着中国出口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进一步扩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一阵子我跟泉州的几位专门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家聊天,大家纷纷抱怨说,2021年出口生意属于赔本赚吆喝,利润主要都被大幅上涨的材料成本,暴涨的货柜运费,以及强势的人民币汇率给弄没了。我想,他们的问题可能是东南沿海传统制造出口业的共性问题,而这种困境和悖论恐怕还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直到东亚生产网络的结构性调整真正完成。

有学者朋友私下提醒说,中国一家的出口已经占到全球贸易量的15%以上。如果冲到20%,那就可能意味着更多的国际冲突,我们中国人需要未雨绸缪。这句话在中国老百姓听起来可能会很突兀,我们用加班劳动和资源环境换取你们的绿纸片,你们竟然还反过来怪我恨我?中国在全世界总人口占比将近20%,出口也占20%,过分吗?但如果了解世界政治经济史的话,其实他说的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认为,最值得注意的是汽车,尤其是全球新能源车行业的快速变化趋势。汽车2021年出口增速达119%,在整体出口中的占比也从过去10年稳定的0.6%左右上行至1.0%。随着新能源车在世界各地大面积替换传统汽车,中国车辆、零部件和燃油领域的巨额逆差将来有可能会变成顺差。

我昨天去试驾了一辆国产品牌的电动车,感觉相当不错。据了解行业动态的朋友说,国产电动车新势力崛起之势非常快。智能手机时代,欧洲日本的传统知名品牌被中美韩三家瓜分,美国有苹果,韩国有三星,中国华为、小米、OPPO、VIVO群雄逐鹿。我感觉在智能新能源汽车时代,日本和欧洲的汽车品牌很可能重复此前的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等手机品牌的命运,被美国的特斯拉和中国的比亚迪、蔚来、小鹏等等新能源车给斩落马下。这个过程也许在2035年之前就完成。届时,一些德国工人、法国工人、日本工人在大街上怒砸中国车泄愤,大家一点都不要惊讶,毕竟,那是这几国半个世纪以来的主要饭碗。咱们如何未雨绸缪?我们其实有很多事情可做,比如做大并选择性开放本国市场,保持汇率强势从而主动平衡自身的国际收支,适当调整外资政策等等,这些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除了汽车占比上升外,电子元件在整体出口中的占比从2018年的3.9%上行至2021年的8.0%左右。集成电路在整体出口中的占比也从2018年的3.4%上升至4.6%。这几个行业趋势背后,是中国正在持续的产业升级。最近有一篇文章在网上挺流行的,说制鞋行业在过去十年里流失了千亿订单。别人问我意见,我回答说,第一,这篇文章的逻辑很荒唐很贪心,把没有挣到的钱看作是赔掉了;其次,从世界贸易的全局来看,正在杀死中国制鞋业的,不是越南柬埔寨的同行,而是刚才说到的正在崛起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电子元件和集成电路等行业,它们正在将人力、土地和汇率等要素成本抬高到制鞋业高攀不起的水平。这对中国年轻的打工人是好事,对于鞋厂老板也未必是坏事,因为他们可以在本土市场拥有一大批买得起品牌好鞋的客户。我在泉州企业家中的调研也证实了这一点。

最后,本想说说人口数据的,但是最近很多朋友都已经提供了很多分析,我既没有更深入的理解,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因此就不再赘述。按照前三季度各地陆续披露的新生儿数据,原本我以为2021年新生儿只会在900万以下,没有料到全年公布出来竟然还有1000多万,总人口由增到减的拐点又推迟了一年,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