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产品以次充好被罚13万,已累计罚款202余万!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HM关联公司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业有限公司有新增行政处罚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处罚内容为生产、销售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详情为针织开衫、衬衫、太阳镜等产品不合格。

对此,大家更多的反应是:“这种品牌还没凉?”“这种品牌本来就应该抵制”“赶紧滚出中国”等等!

快时尚屡登黑榜

价格便宜、上新快、款式新颖、随时换货……这似乎成为快时尚品牌的特点,尽管如此,他们也难逃质量这“生死劫”。

由于追求快等原因,“快时尚”品牌质量控制不一,屡屡出现质量问题。据记者了解,H&M、GAP等国际畅销品牌曾多次上质量黑榜,信誉度曾一度锐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对于这样的抽查结果,有网友表示,以上国际品牌大多为国内代加工,价格便宜,抽检结果不合格也在预料之中。

也有网友表示,这些国际品牌都是日常穿着的衣服,不合格的抽查结果让人不免担心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影响。

有业内人士透露,服装检测一般需要3至5天,如果服装不合格,重检需要7至10天,而对于“快时尚”企业来讲,耽误一天时间就可能导致产品无法上架,所以厂方质管员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再加之服装类安全问题不会在短期内暴露,消费者普遍对服装产品安全卫生环保项目的危害程度认识不足,尤其快时尚品牌的目标顾客群对价格更为敏感。

但是,至于消费者还会不会买单,我觉得会的,因为快时尚本身也就是快销品,大家只是穿个样子,期望值就比较低,就算是市场监督环节不暴露出来,消费者心理也是预设质量一般般的。你觉得呢?

外国品牌也信奉“中外有别”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兜里越来越有钱的中国人心里都有一个共识,外国的品牌质量就是好,买外国货那是品质、是面子、是实力的象征。

但随着中国市场的繁荣,进口消费品不断扩大的同时,品牌的质量问题愈发引起关注。无论是快时尚品牌ZARA、H&M,还是一线大牌LV、PRADA,都曾经绊倒在“质量”门前。

曾有网友跟帖说:“在巴黎看到的ZARA,质量比国内的好多了,国内ZARA产品的质量普遍比国外差。”面对众多的质疑,他们的沉默、内外有别、无视中国标准等等,都让中国追捧者很受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什么大牌风范、国际品质早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有人说是中国人自己不争气,我们也想买物美价廉的好东西,但无奈国内商品就是“廉价”的代名词。虽然近几年国外品牌频频被曝质量问题,但消费者对洋货还是趋之若鹜。

另一方面,不成熟的市场监管体系、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和对洋品牌监管‘一好百好’的思维惯性,某种程度上也助长了跨国公司的傲慢态度。

曾有媒体爆料一些化妆品公司,为了能够长期虚假宣传,在新品上市之后先找工商局主动罚款十几万,然后再到各地继续宣传,因为有“一事不二罚”的规定,只罚一次。低廉的违法成本是国际品牌对中国消费者采取中外有别以及公然欺骗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所以,别再相信“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别再用我们的耐心把洋品牌宠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