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老村庄,很多人只记得后黄村,很少人提起距离市区只有十几公里的华亭镇埔柳村。实际上,埔柳村论起文化底蕴,丝毫不输给后黄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埔柳村

华亭镇的埔柳村交通四通八达,村内濑榜路、华涧路交叉过境,南与华亭社区居委会相邻,北靠赖厝村,隆兴村,是华亭的第四大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埔柳村出不少优秀人物,如晋代陆机,唐代吴道子女等人,曾在此客居,现存兰亭寺观音壁画相传为吴道子原作,还有柳园卓奇英一家八子三武进士、五举人,有“五子登科”“六子科甲”帝勒横匾等文物存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晋代陆机像

今天,就跟随我的镜头,带你走进这座底蕴深厚的村庄。

乡愁记忆馆

乡愁记忆馆是埔柳村的一大标志,坐落于埔柳村村部的路旁,它矗立在这个地方见证着村庄日新月异的变化。

靠近村部恰好有公交车停靠站,一下车便能看见有⼀颗巨⼤的古榕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榕树上挂着许多红丝带、红灯笼,仔细⼀看丝带上还有⼀些印着⽼物件的红⾊卡⽚,这些物品是人们对古老物件的回忆,也赋予了古榕树⼀丝不同的韵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榕树背后便是乡愁记忆馆,它是是一座两层的红砖瓦房,共设8个展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乡愁记忆馆

主要展出传统生活用品、老手工制品、老旧农资生产器具等实物。但是由于小编过去参观的日子恰好碰上了闭馆时间,没有进去好好欣赏,实在是可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产器具

据了解,这些老物件还是华亭镇发动村民积极提供的呢!你都说得出来这些是什么吗?想必现在的年轻人多半已经不认识了。

兰亭寺镇寺壁画

埔柳村另一大标志建筑物当属兰亭寺,兰亭寺坐落于半山腰上,沿途都有路标指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兰亭寺路标

人们经过长时间的行走才能到达半山腰的兰亭寺进行参观,锻炼了身体,而且在上山的路上还能欣赏着优美的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路上,寺内的小石佛像形态各不相同,雕刻的栩栩如生,细细观摩也不失一番趣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兰 亭 寺 建 于 明 代 , 于 清 代 进 ⾏ 了 ⼀ 次 扩 建,图片里可以看见双层六角亭以及右侧的素食堂都是新建的,外观色彩鲜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角亭内都是供人歇息的地方,亭内抬头便可以看见佛经与山水画相互交错展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寺庙总体⾯积不⼤,⻛⽔却极好,坐北朝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屋内随处可见的壁画为人们展示传说故事,对于莆田年轻一辈被来说,对传说知之甚少,大多数只知道《观音出世》《八仙过海》,而壁画让人们对于传说的认知更为清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音壁画

绝大多数的壁画是由群众自发捐赠的。兰亭寺内部又分上下两厅,上厅是释迦牟尼佛像,下厅有⼀幅⾼ 168厘⽶,宽110厘⽶的观⾳壁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幅壁画相传是吴道子所绘,观音像的眼睛右眼圆珠直视眼睛,左眼珠半月形靠下眼皮。鼻、口、发际以线兰叶描,手指也和敦煌壁画人物相似,一束发丝随风飘逸,似南海飞来,极为传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29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农村部、中央宣传部、民政部、司法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发布《关于公布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的通知》,华亭镇埔柳村在列,成为全国994个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之一,也是城厢唯一获此殊荣的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未来埔柳村还将在西湖溪埔柳段两岸建设旅游景观点和休闲区、烧烤区等旅游配套设施,全力推进旅游富民工程,打造具有生态休闲旅游特色的新农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期待埔柳村的华丽转身!